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株洲市天元区“三管齐下”深入推进乡镇纪检组织建设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株洲市天元区现辖四个乡镇,共有党员干部3362人。近年来,该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提升干部素质、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机制制度三管齐下,深入推进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素质为先,优化干部结构

    2011年,根据株洲市委、市纪委换届文件精神,该区纪委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对监督和指导乡镇换届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换届中,区纪委会同区委考察组认真做好了对区纪委、乡镇纪委班子换届人选考察和人事方案的审批工作,注重配齐配强乡镇纪委干部,切实把党性好、作风正、能力强、威信高、年富力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各镇经选举产生了纪委委员12人。马家河、雷打石、三门镇的纪委书记都是新选举产生。各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并设了专职纪委副书记。注重了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乡镇纪委书记平均年龄35岁,都有大学以上学历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针对换届后乡镇纪检干部现状,该区还加强了乡镇纪检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先后选派四名乡镇纪检干部参加了市级以上培训。区纪委抓住“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和市纪委“访民问难”的调研活动,组织全体乡镇纪检干部进行了三次集中培训,教育引导乡镇纪检干部,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大局意识,自觉落实区委、区纪委重要工作部署,确保政令畅通。

    二、基础为重,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关于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着力加强了乡镇纪委的装备设施、日常经费和组织建设。一是提供硬件保障。2011年制定了《加强乡镇和村(社区)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重点实施乡镇纪委“七有”工程。雷打石镇和三门镇并入该区后,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带队专门到两镇进行专题调研,区纪委与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沟通,分别为两镇纪委配置了专门办公室,新购置了电脑、传真机、复印机、文件柜等设备。二是提供经费保障。在工作经费方面,各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经费包干和实报实销两种方式,保障乡镇纪委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乡镇纪检干部办案补贴在原规定每人每月48元标准上,按照新的文件要求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的标准,各镇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纳入了补贴范围。目前乡镇纪检干部办案补贴已经落实到位。三是提供组织保障。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在全区乡镇的77个村,都设立了纪检员,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2011年,各镇纪委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作用,及时处理涉及换届、农村廉政建设和民生的问题21个,协调处理各类投诉、诉求92项。

    三、机制为要,实行规范管理

    以完善责任机制为着力点,按照责任目标、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奖惩“四位一体”的思路创新考核制度,变“年终检查验收”为“月度工作目标考核”,并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自我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作为对乡镇纪检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区纪委每个月工作例会都要求乡镇纪委书记参加,在会上布置安排工作,次月例会乡镇纪委书记要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题汇报,工作没有完成或者延期完成的要做书面说明。对于乡镇纪委工作完成情况,由区纪委办公室考核评分并下发会议纪要,月度考核分数汇总作为年度考评的依据。通过全年工作目标细化,月度考核推进,乡镇纪委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如马家河镇纪委牵头,建立健全了整套内部管理制度体系,重点加强对重点工程资金使用管理与审计,实行镇、社区党员干部“首问责任制”、“包案制”,建立了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对浅塘、太高等4个社区的帐目进行了审查、审计,对全镇安置房建设实行效能监察,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促进了工作进度。群丰镇纪委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征地拆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以六个“不准”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党风廉政责任。对镇各征地拆迁项目财务状况进行了全程监控,建立了财务状况每周一报制度。自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以来,未出现任何重大事故。雷打石镇纪委牵头出台了《雷打石镇机关干部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等五项制度,全面组织实施了村账镇代管制度,建立并完善了村级干部坐班制度,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重点工程招投标的监督制度,规范了村级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三门镇纪委牵头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机关部门设置,设立了13个办所,按岗设人,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组织开展了“思想法制大教育、深入群众大走访、矛盾纠纷大排查”镇村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村组开展大走访,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株洲市天元区纪委信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