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一朵映丹心——湖南省桂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彭新云同志先进事迹

有人说:“当纪委书记,有些案子可以查,有些案子不能查,还有些案子不可深查”。他回答说:“有案不查,我就不配当这个纪委书记!”
也有人说:“有些小案子又不是大事,而且查起来还很难办。”他回答道:“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办也要全力办!”
这是一个基层纪委书记的回答。
他,就是中共桂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彭新云。
“有案不查,我就不配当这个纪委书记!”
1997年3月,彭新云开始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历任安仁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安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安仁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桂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至今,十五年坎坷纪检路,他始终把与腐败分子作斗争作为自己的使命,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自己的天职。不管是在安仁,还是在桂阳,凭着他的一身正气和敢于同腐败分子决战的勇气,带领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在查办案件、惩治腐败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2004年6月,安仁县粮食局安平粮站在企业改制资产处置中违纪围标,涉案资金达1800万元,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为此,彭新云亲自督办,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连续15天与办案人员同吃同住。最后, 3名科级干部受到了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0多万元。
2002年至2006年,安仁县纪委监察局立案案件达到137件,涉及科级干部31人,为安仁县肃风正纪,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彭新云被省纪委授予“反腐勇士”荣誉称号。
2006年8月,彭新云由安仁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调任桂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好心的朋友劝他不要去,“又去搞纪检工作,这工作可不好做,蛮得罪人……”
彭新云坦然回答:“组织的需要,就是我最好的选择。唯有努力工作,才能仰不愧党,俯不愧民。”他毅然来到了桂阳。在新的阵地上,他打胜了一个又一个反腐败攻坚战。
2007年,桂阳县开发办原主任侯某涉嫌贪污、受贿被县纪委立案调查。侯某的哥哥是县委的一名处级领导干部,调查期间,他多次找彭新云求情,动用一切关系打招呼,一时间,说情电话接连不断。
面对人情包围的困境,彭新云难以抉择,是放弃原则半途而废,给县委同事一个圆满欢喜?还是秉公执纪,履行职责?在法纪的天平上,彭新云果断选择了后者。
他说:“有案不查,我就不配当这个纪委书记!”为了排除办案的干扰,他要求办案人员顶住压力,实行异地办案。通过调查,侯某贪污、受贿问题严重,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008年7月,桂阳县民政局部分领导弄虚作假私设“小金库”,套取、截留、私分、贪污民政救济钱物,涉案人员包括局长、副局长和局机关干部15人之多。案发不久,局长李某因故异地暴亡。一时间,办案的各种阻力接踵而至,说情的、泄愤的、挑拨离间的、造谣惑众的……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天中午,一条无名短信飞到了彭新云的手机上:“局长都被你们查死了,你再查下去,小心你自己!”面对威胁,彭新云泰然处之,毫不妥协。
在案情分析会上,有同志提出案件背景比较复杂,应付一下算了。彭新云斩钉截铁说:“不管案情多么复杂,只要事关百姓利益,事关党纪国法,不仅要查,而且要一查到底!”
通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案件水落石出。资金牵涉到五保户、敬老院、倒房户建房项目工程款以及医疗救助、慰问金等。民政局原局长、副局长等10余名干部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在桂阳县任纪委书记5年来,彭新云亲自组织查办的案件297起。其中大要案33起,处分科级以上干部8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
对此,群众为他亮出高分:“反腐败需要利剑。彭书记就是一把经过十五年磨砺的反腐利剑。”
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彭新云始终认为:“惩处干部不是目的,教育和挽救干部才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策”。近5年,通过初核和了解,县纪委为120余名干部澄清了是非,保护了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他大胆创新,在安仁县率先建立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度,从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上来规范、监督、管理干部。这一做法,得到了中纪委的充分肯定。20余个省、市单位、部门来人来电来函学习安仁先进经验。[$Page$]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办也要全力办!”
彭新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和基层群众有着更为特殊的情感。他说:“群众相信纪委,才来上访、投诉,你不重视,就会伤群众的心。”他多次叮嘱同事:“凡是涉及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办也要全力办、马上办。”
1996年,桂阳县太和镇砂坪村村委会在宅基地所有权不清的情况下,批准村民刘琼在已转让给县化工厂的土地上建房。房屋建成一半后被厂方强行推倒,造成经济损失上万元。
为了讨个“说法”,刘琼10年来多次上访到省、市,皆因村委会换届、化工厂倒闭等原因,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2006年,他听说新调来的县纪委书记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书记,便特意找到彭书记诉说了事情的缘由和十年上访路的辛酸。彭新云在了解他反映的情况后,亲自组织县纪委信访室和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调查,了解了真相,理清了责任,使这一重复上访达10年之久的难题得以圆满解决。
近两年,群众反映农村基层干部不按规定程序核定、发放征地补偿资金,直接贪污征地补偿款损害农民利益。彭新云急群众之所急,组织人员展开调查,一举查处了欧阳海乡两湾村原支书、主任、会计利用职务之便,每人套取补偿款3万元案;四里乡原党委委员、副乡长李某、原国土所所长龙某伙同阴泉村原村委主任等人直接私分本属村民的征地补偿款31万元案。
同时,组织工程建设领域有关职能部门、高速公路桂阳段沿途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村组干部300余人召开以案说纪警示教育大会。会后,16名党员干部自觉清退了不属于自己的征地补偿款,达到了“查办一起案件、解决一个问题、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的目的。
在这种形势下,彭新云认为应该加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力度。自2008年以来,桂阳县加强了对重点村组集体资金和农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桂阳“以加强村级财务审计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交流。
2009年开始,建设上下联动监督体系,全面推广“村账乡管”的基础上,再实行“双印鉴”监管新模式,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得到了湖南省纪委的充分肯定。
2010年,桂阳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以维护农村集体权益为重点,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集中交易中心,在实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推行党务公开。这一经验在全省全面推介。
桂阳是“有色金属之乡”,素有“八宝之地”美称。前些年,非法小矿山、小煤窑、滥采乱挖现象曾一度猖獗,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困扰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当年县长、主管安全生产副县长等几位县领导还因此被问责。2008年,在全县矿业秩序混乱,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且无人想管敢管的情况下,彭新云临危受命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纪委书记管安全生产?一时间,非议接踵而至。有人还担心,郴州市曾锦春“曾矿长”倒了,桂阳是不是又会冒出来个“彭矿长”?
彭新云说:“无欲则刚,只要勤政廉政,求真务实,就没有干不好干不了的事。”
舂陵江是桂阳县的“母亲河”。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滥采滥挖锰矿,并肆无忌惮地到舂陵江洗锰,整个舂陵江江水浑浊、黄泥滚滚,鱼类渐稀,严重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整治非法采锰洗锰,刻不容缓。关乎民生、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事,再难也要上!彭新云毅然挑起了整治的重担。他亲自带领队伍沿舂陵江5个乡镇近百处非法采锰点进行整治,连续两个月下来,硬是靠鞋底磨穿的韧劲,使非法采锰洗锰得到了彻底遏制,舂陵江水重新泛清。
宝山是桂阳县城的“父亲山”,土中含有铅、锌、金、银、锰、铁,一批不法分子大肆抢挖。20余台挖机一同开进宝山,一时间,机声隆隆,黄尘滚滚,附近居民叫苦不迭。县城居民受到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威胁。郴州“市长令”三次督办也没有禁下来,党群、干群关系极度恶化。彭新云分管安全生产后,决定组织人员对宝山进行集中整治。
整治矿山,触动了少部分人的非法利益,有人放出话来,要彭新云悠着点,否则不会有好果子吃。连续一个多月,都有不明身份的人跟踪,他家的基本情况包括住房、车牌号码也被晒到了网上。一天,十余名非法矿老板纠集社会上的恶势力人员来到了彭新云的办公室挑衅、闹事。他们声称:“我们要找彭书记,听说他还要炸矿,我们不答应。谁炸我们的矿,我们就要谁的脑壳!”
“我就是彭新云,告诉你们,打击取缔非法矿,我不怕掉脑壳。”彭新云豪气冲天地说:“这是党的纪检监察机关!今天,谁敢在党的纪检监察机关挑衅闹事,我彭新云不答应,也坚决不允许!”彭新云“咣!”的一声把茶杯重重摔在地上。
“原来他就是彭新云”,“真是个硬汉子”……几个闹事的不法分子相互嘀咕着,不久全部一声不吭地遛走了。两天后,宝山几十个非法矿点全部被炸毁,昔日灰蒙蒙的县城上空变成了一片晴朗的蓝天。目前,宝山已规划成了公园,与宝山工矿旅游一道,成为了湘南郴州旅游的一大亮点。
桂阳县广大干部群众都说,没有彭书记的亲力亲为、敢作敢当和不懈努力,就没有桂阳矿山安全生产的今天。现在,桂阳各个矿区生产秩序良好,风平浪静,矿山资源整合进展顺利。
彭新云对群众的事时刻挂在心上,为民解忧他总是乐此不疲。到桂阳工作5年多时间,全县39个乡镇7个居委会、3个农场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彭新云解决的很多事情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纪检份内的事,有的是私家小事,有的是民生大事,这其中有民事纠纷,车辆肇事,家庭矛盾……[$Page$]
“无欲则刚,己正方能正人,才能碰硬服众!”
“磊磊几块石,幽幽数株兰;铮铮铁骨汉,淡淡久飘香。”这是彭新云写的一首自嘲诗,也是他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他喜欢石头的硬朗,更酷爱兰花的幽香。
2006年,到桂阳上任之始,他给每位桂阳的县级领导送去一盆他自己养的兰花,并附上一个小卡片“君子之交淡如水,名利之思泊于兰。”这是他的宣誓,也是送给同事善意告诫和肺腑之言。在桂阳的5年中,没有一个县级领导被查处。
在郴州系列腐败案中,彭新云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与系列腐败案没有任何牵扯。特别是与时任郴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曾锦春相处中体现了坚持原则,不媚上,不合流的品质。
2005年,安仁一个科级一把手严重违纪,受到县纪委查处,根据处分条例要开除党籍。对象找到曾锦春,曾向彭新云打招呼,要求改变对违纪干部的定性,彭新云坚持原则,顶住了说情。曾非常生气,打电话把彭新云和案件组人员叫到市纪委谈话。在曾的办公室,曾召集几个领导以会议的形式强烈要求彭新云改变决定。彭新云据理力争,摆事实、讲法纪,始终坚持原则,最终给当事人开除党籍处分。彭新云不媚上,平时从不走访,没有去过曾锦春家,与曾锦春只保持上下级的正常工作关系。
2006年初,社会上对曾锦春的反映、议论越来越大。彭新云出于爱护领导,对党负责,在一次工作汇报之余,彭新云不肯离去,曾锦春见状问彭有何事,彭小心翼翼地说:“外面对你的议论越来越多,背后叫你‘曾矿长’,你要注意些影响。”曾锦春说:“我没事,怕个屁!”彭新云慎重地说:“人言可畏啊!”
1997开始,彭新云攻读中山大学经济管理MBA,运用科学前沿理论指导纪检工作,把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纪检监察工作中来,将反腐倡廉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中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工作项目,以项目明确目标、集聚资源、落实责任、提高绩效。无论在安仁,还是在桂阳,纪委监察局内部管理都是实行目标管理或项目管理,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干部的积极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
2003年,他又到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攻读MPA,并把《我国权力监督的若干问题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获得大连理工大学MPA硕士学位。
他勤学善思,厚积薄发,撰写的《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预防和对策研究》获中纪委理论法规调研文章二等奖,并作为唯一的县市代表被邀参加研讨会。他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理论文章80余篇。
彭新云经常说,我们是纪检监察干部,我们两只眼睛盯着别人,时刻在挑别人的“刺”。我们应当想到,我们的背后有千万双眼睛在时刻盯着我们,我们必须正人先正己。在他的影响下,安仁县和桂阳县纪委监察局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都大大提升,战斗力明显增强。桂阳纪检监察工作连续5年名列全市前茅。桂阳县纪委监察局在全县100多个科局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中排名前列。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先进人物。
桂阳县原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俊飞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王俊飞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终年51岁。彭新云敏锐地意识到,曾锦春案发后,郴州纪检监察干部形象受到严重影响,这个时期,纪检监察系统需要一个先进典型。
于是,他及时召开县纪委常委会,决定开展“学习王俊飞同志先进事迹,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介王俊飞同志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敬、可信形象。
桂阳县委、县政府,郴州市委、市政府,省纪委、监察厅先后作出了《向王俊飞同志学习的决定》。湖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许云昭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向王俊飞同志学习。
彭新云十分关心纪检监察干部。近三年来,桂阳县纪检监察系统对外交流、提拔重用210余人,其中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提拔副科级干部6人,提拔正科级干部11人,3名纪委常委交流到正科级单位担任 “一把手”。
彭新云父母在湘潭农村老家,岳父岳母在安仁,妻子在郴州,自己在桂阳,一家人生活在四个不同地方,生活很不方便。但他始终以工作为重,从未影响到工作,每年下来,加班加点上百个。彭新云在家排行老大,在农村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当领导干部多年,除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外,还联系分管安全生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照说帮弟妹找份工作或承包一项工程并不难,但他没有这样做,从没有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安排工作,谋取好处。如今他的弟妹仍然在老家农村务农。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