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辽宁“民心网”9年办理群众诉求为民解忧

编辑:蒋伟 发表时间:2013-05-21 13:1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5月21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004年这一天,辽宁民心网正式诞生。截至2013年,民心网已经“走过”9年。
  
  9年,解决群众各类诉求20万个;
  
  9年,通过办理群众诉求,还利于民9亿元;
  
  9年,先后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十佳网站”、“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先争优先进集体”、“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
  
  一组组闪光的数字证明,作为辽宁省纪委、监察厅和省政府纠风办公开受理群众投诉和政策咨询的重要网络工作平台,民心网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为民办事责无旁贷
  
  “我的投诉不但得到民心网的重视,而且解决得还如此圆满,在那一瞬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不为别的,就为有人能够真的理解咱、重视咱……”2005年6月11日,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出现在民心网的网页上。发信者署名为“言为民”,是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乡的一位村民。
  
  2004年6月18日,“言为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想法登录民心网,投诉家乡一座小炼钢厂“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周边村民生活”。此后不久,他就到外地打工去了。一年之后,仍然还在惦记着这件事的他,往家里打电话时又提到了那个炼钢厂。家人说:“哪个炼钢厂呀?早就没有啦!”他大吃一惊,赶忙到网吧登录民心网。当他看到网上显示的取缔炼钢厂整改反馈意见后,惊喜不已。
  
  民心网对群众诉求实行公开受理、公开办理、公开反馈、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在民心网上投诉的,不见得都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烦心的事、看不惯的事,都可以向民心网反映,只要投诉的问题属于维护群众利益的事,民心网都责无旁贷地帮助解决。这就是民心网为民办实事的宗旨,这就是民心网联系群众的生动实践。
  
  维护民利雷厉风行
  
  当48万元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手里的时候,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最为开心的当数农民工张某了,因为他通过民心网投诉,不仅要回了本属于他自己的工资,而且还帮助其他农民工兄弟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2008年8月,张某在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工地务工。建筑商无力支付23万元工程款,拖延到2011年一直没有解决。后经核实还有25万元其他工人工资,合计48万元之多。接到投诉后,民心网协调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以最快的速度将48万元欠款全部补发给农民工。
  
  “民心网实际上是在做联系群众、维护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心网工作本质上就是维护群众利益,纠正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满意。”辽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俊莲说。
  
  9年,民心网的工作重心由过去的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逐步转到了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来。民心网认真做到并确保老百姓的举报投诉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结果。
  
  政民互动彰显合力
  
  2012年11月,锦州市凌河区广东街道一居民家里暖气出现问题,晚上睡觉都得戴帽子,急得家里人到处求人解决,但进展缓慢。后来,他们在民心网的政民互动平台上,看到了锦州热电总公司的联系电话,就在网页上试着留下了几句求助的话。没想到第二天该公司就派人来家中检修。经查,小区的供暖不属于该公司负责,但出于对住户取暖的考虑,该公司还是认真进行了检查,修好了暖气。
  
  “修完当天家里就热乎啦!民心网的政民互动平台真是太给力了!”该居民感激万分。
  
  2009年12月,民心网在办理群众诉求工作中,经过探索、论证,搭建了一条群众与政府部门、行业单位进行充分对话的绿色通道——政民互动平台。登录民心网,点击“对话政府”栏目,进入政民互动平台。环保、房产、供暖、自来水等基层站所和行业单位尽收眼底,各单位采取自助式办理方法,通过近百个群众工作站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经过不断努力,目前,辽宁省有100个行业和地区建立政民互动分平台,42863个子平台先后运作。截至2012年末,民心网政民互动平台共收到群众留言96677条,实现与民互动75万次,解决各类问题19932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