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违纪通报“天天见”

“几乎半个地球的人都知道了!”1月25日,提到不久前让该县“名声大噪”的一次通报,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纪委书记司亚杰感慨地说。去年年底,海南廉政网公开曝光琼中县9名卫生院院长借学习培训之机公款旅游观光被查一事。“各大媒体随后纷纷转载,百度搜索上相关信息达35万多条。”
“通报曝光以后,全县干部为之一震,搭便车公款旅游的‘歪风’得到了‘急刹车式’的遏制。”司亚杰表示,“过去看似见怪不怪的违纪违规行为,现在在党员干部心中变成了绝不能碰的‘红线’,‘不敢’的氛围浓厚起来,确实形成了震慑。”
这样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在海南省纪委的官方网站、官方微信上几乎可以“天天见”。从琼中县财政局原局长王群因公款吃喝被中央纪委作为第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到海南省卫生学校校长符史干成为全国第一例因违规公款购买发放月饼被通报的典型,再到现在几乎每天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群众身边“四风”典型问题……海南省对查处的违纪问题一律通报曝光,坚决果断、毫不含糊。
“通报曝光,让顶风违纪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倍增其违纪成本,让违纪行为得到更广泛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震慑作用。”该省纪委宣传部部长方兴甫表示。
据介绍,2015年海南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点名道姓曝光了260起950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顶风违纪问题,平均每天通报2.6人。尤其是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更是有针对性地对易发的违规使用公车、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违纪问题第一时间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
除了针对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公开通报力度外,违纪问题的日常公开曝光在海南已经成为惯例,真正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我每天的固定动作,就是关注省纪委的‘海南廉政’公众号,刷新‘海南廉政网’,生怕漏掉新闻。”跑纪委口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温帅对此印象深刻,“在省纪委这两个平台上通报的案例,既有因‘四风’问题曝光的,又有因违纪被给予处分的,还有因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的。被通报的对象中,既有厅级干部,也有处级干部,还有最基层的村干部。”
据海南省纪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姚嘉介绍,“省纪委建立了违纪违规信息通报机制,每天接受来自全省各市县报送的各种类型违纪曝光信息,多则几十条,少的也有好几条。经过严格信息审核程序后,我们通过网站、微信予以公开曝光,并且欢迎省内外媒体转载发布。”
“常态化的违纪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既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腐败及违纪现象形成了更有力的震慑和警示,也倒逼各地各部门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等抓早、抓实、抓出成效。”方兴甫表示。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