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抓早抓小 治病于初起

“真的感到如芒在背。说实话,我是纠结了很久,才硬着头皮走进学习班教室的。”这是3月10日下午,四川省宜宾市2016年作风建设学习班开班式后,一位参训干部的感言。
为适应正风肃纪工作需要,宜宾市纪委监察局去年探索建立了作风建设学习班制度,对违反作风建设相关规定但情节轻微、不足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集中进行学习教育;对参加学习的干部实行结业测试,不及格的继续参加下一期学习,并将学习情况通报所在单位,心得体会和《作风建设学习班鉴定表》装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和干部考察任用的重要参考。
学习班制度建立后,市作风巡查组先后对10个县(区)及临港开发区、54个市直部门、126个县(区)级部门、227个乡镇进行了督查,发现和纠正各类问题455个,对轻微违纪违规及一些苗头性问题,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明确由市直机关工委、县(区)纪委监察局实施集中教育,或者直接召回市纪委监察局“补课”,进行预警教育。
市直机关某局党委委员沈某作为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认为“没有揣进自己腰包就不算违规”,在去年妇女节前,给单位女职工发放少量慰问金,结果成为宜宾第1期作风建设学习班学员。
副调研员黄某参加学习班,则是因作风巡查组在巡查中发现其列支会议费1500元,实际支出却为调研接待费,违反了《宜宾市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
一个个“小问题”,在刚出现苗头时,被及时发现;一个个违纪违规行为,在刚出现偏差时,便得到实时纠正。
据悉,自去年全市第1期作风建设学习班开班后,宜宾市已针对轻微违纪问题开设专题学习班19期,对不同岗位的606名党员干部实施了“定制式”专题学习教育。
对于这样的集中学习,一名学员在学习心得中坦言:参加学习班这段时间,我经历了由“不愿意”参加学习到“很愿意”的心路转变。“不愿意”,是因为难为情;“很愿意”,是因为得到了一次静下心来学习党纪法规的机会。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集中学习于我,可以说如醍醐灌顶,让我清醒、顿悟。(宜纪)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