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绘就新蓝图―山东落实《工作规划》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综述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09-07-17 09:3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数字最具说服力:
    截至目前,山东省政府清理各类审批事项1830项,省级设定的474项已精简357项,市级审批项目减幅平均在90%以上。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到所有省级预算单位、16个市和129个县(市、区)。省级公务卡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设立建设工程交易中心117家。正式启用省级政府采购招标大厅,去年完成政府采购金额288.1亿元。
……

    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来,山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各项工作整体推进,亮点纷呈,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去年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公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满意”和“较满意”的,分别比2007年提高了2个和6个百分点。

    线面结合,上下联动—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保障,健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是一个省政府直属机构,这两天,它却召集了省发改委、财政厅等8个重要政府组成部门召开会议,就两项牵头任务进行具体分工。
    赋予其权力的是山东省《关于省直部门预防腐败工作牵头和协办责任暂行规定》和省纪委代省委起草的《分工方案》。这两把“尚方宝剑”,不但对全省落实工作规划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而且对牵头与协办单位的职责权力进行了明确规定。
    “要牢牢把握中央的要求,紧密结合山东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工作规划》落实。”全国贯彻落实《工作规划》电视电话会议后,省委书记姜异康明确指示。
    短短一个月内,山东省委、省政府连续召开了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四个重要会议,下发了山东省《实施办法》、《分工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迅速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落实《工作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广、部门多,单靠纪检监察机关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必须充分依靠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达成共识。
     由此,一个由牵头单位“领唱”,协作单位“合唱”的落实《工作规划》的有效运行机制开始形成。
    成立山东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姜异康亲任组长。
    建立省直部门预防腐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杨传升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30个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设立惩防体系建设办公室,从省直部门抽调6人组成办事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建设省惩防体系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任务管理、提醒催办、考核评价等功能,可以实现对全省惩防体系建设的即时跟踪问效和科学评估。
    ……
    省直部门快速行动,强化协作,对全省各级各部门惩防体系建设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省17市工作方案的设计既贯彻省里的部署,又注重本地特色,省市县三级层层落实。
    “线面结合,上下联动,相互促进,不断深化。”一位刚刚参加完山东省委检查考核工作的同志用16个字,概括了全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整体面貌。

    健全制度,勇于创新—不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效

    当电子监察已不再是一个新名词的时候,青岛赋予其新的含义。
    7月3日,在青岛电子监察中心巨大的监控屏上,一个个跳动变化的数字,一个个不同的颜色标识,显示着纳入电子系统的各项权力的运行状态。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锦妹骄傲地告诉记者:“现在,行政审批、公共资金监管、扩大内需项目等市政府领导关注、与群众关系密切、容易滋生腐败的十大领域,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这在全国是首创。”
从去年8月开始运营的青岛电子监察网络,不但对重要领域权力进行再造,而且对其实行网络化管理和电子化监督,实现了从传统监督手段向科学监督、全面监督的转变。
    如果说科技防腐是青岛市的主打词的话,那么,山东省各地和省直部门既充分体现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要求,又充分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在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上,勇于创新,各具特色。
    烟台市政府采购新模式“坚持‘大采购’理念、操作程序公开透明、健全监管体系、专家主导结果”广受关注。新泰市引入企业生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行政服务标准引入职能部门权力运行过程。省经贸委整合内贸流通行政审批项目,建设商务诚信系统;省工商局和省质监局分别实施“金管”和“金质”工程,建成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状况的信用信息系统……

    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各方积极面对、协同配合。
    回忆几个月前,市发改委、市纪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坐在一起,对各部门交上来的每一项权力进行重新梳理、再造的情景,王锦妹很是感慨:“虽然阻力重重,但是市政府领导的决心,各职能部门一把手的支持,最终使青岛电子监察工作走出困惑。”
    拿着一沓沓新修订出台的规章制度,省纪委副书记崔瑛介绍说,抓住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山东省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惩防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17个市和122个县(市、区)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5个市和24个县(市、区)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在部分县(市、区)进行规范任用提名、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试点,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监察、人事、财政等多部门联合共管机制。
    省、市、县三级普遍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全省乡镇以上机关全部实行政务公开,国有企业全部实行厂务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全部实行办事公开。
  ……
    “在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凝结着山东省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的不懈努力。”崔瑛说。

    贴近民生,纠风惩腐----不断提高惩防体系建设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在济南,“12345,服务找政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在原市长公开电话基础上,济南市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行“一号对外,多线联动、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限时办理、及时反馈”。从咨询政策到投诉服务质量,从向政府建言献策到反映供水供电等民生问题,开通仅8个月,服务热线已接电话60余万个,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截至目前,山东省各市和70个县(市、区)均已开通这样的服务热线,今年4月的纠风工作会进一步明确,“办好政风行风热线,积极发挥政府社情民意通道作用。完善省‘阳光政务热线’与各市行风热线的协作制度。加强纠风网站建设,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热线、互联网站相结合的行风建设监督体系。”
    国棉一厂是全省重要纺织企业。因为周边密集施工造成出行难,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周边两万户居民出行带来困难。问题反映到“12345服务热线”后,市政、电力等十个部门协调配合,在承诺的十天内解决了问题。
    “为企业排忧,为百姓解难”,是国棉一厂职工和周边百姓对“12345服务热线”的衷心赞誉,也是对近年来全省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褒奖。
    全力清偿拖欠征地补偿费,补发企业拖欠工资,偿付拖欠农民工工资、工程款等,历史拖欠问题已基本解决。仅去年一年,查处教育乱收费999.2万元;完成药品集中招标采购94.7亿元;清理涉农收费项目343个,全省连续8年没有发生涉农负担恶性案(事)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群众反映一些地方信访渠道不畅问题,近年来,山东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网上举报和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访举报工作目标管理。去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66492件次,立案11495件。查办商业贿赂案件2020件,涉案金额1.8亿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46人。
    一批腐败分子受到严惩,群众拍手称快。与此同时,近年山东省违反党纪政纪案件审理保持的“零申诉”的骄人纪录,也体现着办案工作的过硬质量。

    强化教育,虚功实做----不断夯实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高官”郑耀忠荣归故里为母亲祝寿,送礼者借机蜂拥而至。母亲深明大义,对一时糊涂的郑耀忠劝说教诲,终于使他幡然醒悟。
    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廉政戏剧莱芜梆子《儿行千里》,目前已组织了30多场巡回演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杨传升认为,该剧具有充分的廉政教育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一部生动教材。
    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在惩防体系的建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但是,比起办案等具体工作,教育相对比较“虚”。怎样把虚功实做?山东省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亮点频现。
    连续十年,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
    扩大教育面,在全省组织《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知识答题和竞赛活动,65万党员干部参加。
    在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在省直机关开展争创“作风好、形象好、效率高”机关活动。
    广泛开展示范警示教育。去年,全省宣传勤廉典型6100多个,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5600多场;省直机关举办警示教育报告会20多场,2000多名领导干部接受教育。
    如今的济南市历下区,已是全省廉政文化示范基地。但区纪委书记张丕生告诉记者,历下也有过曾经连续五六年,每年一个局级干部出问题的痛心过去。近年,他们在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栏、读书会、廉政电影等方式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将教育触角延伸至每个家庭每个成员,干部作风为之一变。
    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省纪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有力促进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廉政文化品牌走向社会。“扬正气,促和谐”全省廉政公益广告创作展播、廉政文化书画作品,激发了群众创作热情;文艺节目“齐鲁正气歌”,已成为全省有影响的廉政文化品牌;包括《儿行千里》等一批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廉政文艺演出,更拉近了廉政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距离。
    分管宣教的省纪委常委刘凤岐认为, 大力营造廉荣贪耻社会氛围,在山东省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堤坝,增强拒腐防变意识中功不可没。
    “经过今后五年的扎实工作,建成具有山东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随着山东省落实工作规划所提出的目标逐渐变为现实,一副极具地方特色的建设惩防体系的宏伟蓝图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