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情况简介

印度的反腐败机制一度只是一个相对完善的腐败发现机制,而不是从源头防止腐败发生的预防机制。由于缺少预防,印度反腐败工作效果一直不是非常理想,近年来,印度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建立完善的反腐败系统工程,把重点放在减少腐败机会的预防性措施上,反腐败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总体说来,印度预防腐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在减少腐败机会的预防性措施方面,印度政府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减少可能从腐败中获得的收益。如通过降低准入障碍促进私营部门竞争;在具有自然垄断的领域内进行管理改革;通过电子网络等方式发布广告在政府采购中引入竞争。二是减少产生渎职机会的办事环节。如开放进口、取消价格控制、取消工业和贸易许可证等。三是增加信息量、提高透明度、加强公共监督。如在政府采购和工程承包等方面增加透明度和诚信,实行网上竞标等。
其次,印度政府采取的其他措施还包括:重新审视已有的《中央文官行为准则》和《全印文官行为准则》;加强和改革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等。
在亚行、世行等国际组织机构的帮助下,印度政府正积极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从1997年至2005年,从中央到各邦,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公布“承诺书”(Citizens’ Charter)即告公民书,其中明确地告知民众,各级有关政府或组织应该在多长时间内为他们提供什么标准和质量的服务以及投诉解决机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政府行政管理更加透明、尽责。增加透明度,改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已成为印度政府反腐败的切入点。2003年,中央反腐败委员会发布了两个关于增加政府采购透明度的指导方针,敦促政府开通网上项目招投标。印度有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因此政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推行电子政务。1999年,印度与其他十几个国家参加了亚洲银行和经合组织在菲律宾举办的反腐败行动会议。2001年,印度签署了由专家起草的《亚太地区反腐败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对印度建立反腐败预防机制起到了促进作用。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