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双峰县:聚焦“山水画” 谱写振兴曲

编辑:张良 发表时间:2023-12-04 18:21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来,双峰县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携手帮扶对象梓门桥镇黄马洲村积极探索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新路径。

       一、念好“山”字经,聚势村级发展。一是突出规划先行。聘请专业团队,科学编制《黄马洲村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一园、两轴、四产、五区”发展定位,依山倚水逐片逐点完善乡村发展专项子方案,一体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新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晰思路、指明方向。二是突出产业发展。锚定“一村多品”产业布局,累计流转山(土)地1600亩,全力培育红橙、芦笋、苗圃、香米4大产业,建立产业基地4个,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注册产业商标3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项。其中,脐橙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利益联结脱贫群众127人,人均分红500元/年,持续帮扶10年。三是突出能人带动。依托清秀山水,做好对外宣传,定期邀请省、市、县主流媒体入村宣传,积极展示发展活力,持续优化“联络乡贤、培育能人、鼓励创业”三大机制,全力提升“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四大要素的回流吸引力。近年来,引进文旅企业2家,重大项目7个,建设资金4000万元。积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2023年8月引进星球跨境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创办黄马洲文化创意园,有效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年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产品出口欧美国家。

        二、做活“水”文章,聚力村级建设。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全面结合村里山、水、田、林等资源禀赋,坚持“以花为媒、以绿为衣、以水为脉、以山为魂”的发展思维,统筹规划细化年度“三农”工作重点任务的落实举措,努力走出“靠水吃水”的新路子。二是坚持生态优先。践行“两山”理念,建立村废品交易示范中心,以略高于市场价回收村民的旧衣服、烂电器、废旧餐具,采用兑换牙膏、肥皂、洗衣液等方式,引导村民将不宜混合处置或有毒有害垃圾,集中送交易中心进行处理,提高垃圾分类的针对性。投资600万元,疏浚金溪河道2.1公里,改造河塘堤坝8000平方米,增加绿植6000平方米,改造墙体立面3000平方米,新建无害化生态厕所101座、公厕1座,拆除“空心房”37处,全力打造“水韵花香”的打卡胜地,每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三是坚持项目带动。突出绿色发展,整合水利、农业、公路、移民等涉农资金,高标准完成“水美湘村”“数字乡村”、村道“白改黑”、研学基地、美丽屋场、电力改造等项目建设。突出宜居宜业,整体谋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配套实施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人文精神、产业开发、生态治理等29个项目,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三、用足“画”文化,聚心村级治理。一是强力推进移风易俗。成立村文艺书画协会,筹资30万元在主干道沿线制作80余幅手绘孝文化“墙画”,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成立村红白理事会,制作“文明公约”小卡片发放至农户,规定白事费用控制在4万元,红事规模控制在15桌,全部由村免费提供瓷碗筷勺;定期开设道德讲堂、定期评选“五好家庭”,大力支持广场舞、龙舟赛、办春晚等民俗活动,全力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二是创新推进村级治理。在县纪委监委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成立村级廉洁工作站,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务运行制度,强化基层民主监督,重点落实好项目资金绩效管理要求,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推广微网格、微管理、微服务服务管理机制,设置网格5个,配备网格长、网格员15名,组建“党员、巾帼和森红”志愿服务队3支,丰富“五治”融合实践途径。创新“党群心、服务芯”联系群众制度,着力借鉴好、学习好“浦江经验”,全村连续3年无涉诈、涉毒、涉黑、涉越级上访等现象。三是扎实推进民生改善。低保、五保应保尽保,边缘户、困难户实施“一对一”监测帮扶;老年人服务、留守儿童监管、医疗服务、警务处置、应急救援全村覆盖;村级书屋、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全部免费开放,以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全村村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60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