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县:“三抓三促”护航集体经济取得新发展

今年来,靖州县纪委监委以“三抓三促”专项活动为抓手,护航保障全县村集体经济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消薄”目标,其中实现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34个、20万元以上村18个、50万元以上村3个。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期,处置村组干部问题线索14件,同比下降22%,立案查处7人,同比下降42%,受理村组干部的信访举报12件,同比下降45%,基层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一、抓正向激励,促真抓实干提升。村组党员干部是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县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厚爱,贯通纪法情理融合,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一是真容错鼓励担当。出台《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明确基层党员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中所犯的错误适用情形,从主观动机、客观条件、程序方法、问题性质、后果影响和处置行为六个方面予以考量。今年来,为基层党员干部实行容错免责8件次,其中减轻处分5人。二是做实回访教育和澄清正名。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明确回访教育由班子成员当面谈,在触及灵魂的同时又让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今年来,开展回访教育10人次。开展澄清正名专项行动,以召开会议、定向通报等形式为12名基层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如,靖州县新厂镇新厂村党支部书记胡某梅因村级财务管理受到诫勉谈话后,经组织教育放下包袱,积极推进村级财务规范管理,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万余元。三是督促出台奖励办法。为鼓励党员干部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督促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依照上级文件精神和我县实际,制定出台《靖州县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探索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分配机制。
二、抓监督检查,促发展质效提高。紧扣村集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发展高质高效。一是开展农村三资规范清理。以“八项治理”为重点开展农村“三资”管理监督,下发工作提示3期,梳理廉政风险点35个,整治涉及违规处置农村集体资源资产问题17个,废止违规合同4份,完善和补签合同12份,追缴租金20余万元。二是创新构建对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机制。在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中,搭建“职能部门提级监管先行,纪委监委提级监督跟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基层监督工作机制,构建“室组地”协同以及“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联动监督模式。三是建立损害村集体经济发展直查先办机制。对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种养产业项目实施、土地流转、门面山塘水库租赁等重点领域存在吃拿卡要、损公肥私、雁过拔毛的问题线索,一律优先处置提级办理。今年来,共查处损害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2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
三、抓廉洁文化,促筑牢思想根基。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在清廉乡村建设中的浸润作用,为集体经济高质发展提供“廉动力”。一是建设清廉文化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建设县级清廉文化教育基地2处。以新厂、藕团、平茶为主体打造“红廉文化”示范带,实现文旅、廉旅融合发展。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和形式。在全县各乡村学校推行具有苗侗特色的校本课程《走进锹里》。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传承人编写清廉之歌等节目,组织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巡回展演,目前演出场次达120余次,受众达2万余人。三是积极践行培养良好家风。在全县村组党员干部中实行“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主题活动。常吹自律“耳边风”,齐心筑牢家庭廉洁阵地,以好家风涵养基层干部好作风。(靖州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