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益民: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通道侗族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挺纪在前,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强化震慑效应,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近日,通道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夏益民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办的专访。
问:通道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请问你们在护航脱贫攻坚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通道是湖南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任务艰巨。近年来,通道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必须奋力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工作要求,夯实治本的基础,用好治标的利器。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基本工作方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始终把护航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牵牢“牛鼻子”,压实“两个责任”。我们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思路。坚持“三促一提”,即以谈话提醒促认识提升,以健全网络促传责压责,以量化考核促工作推进,以追责问责提工作质效,纵深传导压实主体责任。牢牢抓住各部门各乡镇“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带动各级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推行“五谈”工作法,即采取“集体谈,提要求”、“逐级谈,明责任”、“调研谈,听意见”、“提醒谈,早预防”、“诫勉谈,敲警钟”等,推进“两个责任”落细落实。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印宇鹰先后18次采取谈话提醒和交办函的方式,督促提醒各级党组织落实好“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责任网络,县纪委自觉扛起“监督责任”,坚持月工作例会和季度工作推进会,及时统筹调度工作进度。2017年来,先后召开推进会7次,工作例会23次,着力解决了个别单位进度缓慢和工作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各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立下军令状,坚决消除“零办案”乡镇,2017年来乡镇自办案平均超过8件。积极发挥村级纪检员一线监督“探头”作用,主动协助县乡纪委办案,合力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实行量化考核,将专项治理工作细化为4大类28项考核内容,纳入乡镇党委、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考核,量化评比,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对排名靠后的实行一票否决。严格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进度缓慢的10个乡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了约谈,全县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55人,其中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44人,因落实“监督责任”被问责11人。全县各级党组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打出“组合拳”,严格督查督办。我们扎实做好督查督办这篇文章,通过多种督查形式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做实联点督查。每个月19日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与分管的各室赴联系的片区乡镇开展常规工作督导检查,既督月度工作部署,又查目标任务落实,还对业务工作进行具体指导。这样就保证了全县纪检“一盘棋”,做到了工作布置同步、节奏合拍、同频共振。精准专项督查。针对扶贫领域信访案件办理、巡视巡察交办问题整改、脱贫攻坚作风问题整改等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如对11个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地毯式”督查,整改问题290个,约谈72人次。创新交叉督查。今年2月,我们与相邻的靖州县纪委各自派出2个暗访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全程录音录像的方式对两县扶贫领域干部作风问题进行交叉暗访,共发现问题9个,处理8人,效果非常明显。
三是亮出“问责剑”,强化执纪问责。老百姓最痛恨的是腐败,我们就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我们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扶贫领域中发现的腐败问题做到“露头就打”,严肃查处了一批贪污挪用、虚假套取、优亲厚友、打折扣搞变通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案件,起到了警示震慑作用。2017年来,全县扶贫领域共立案151件,党纪政务处分132人,组织处理411人,移送司法10人,追缴资金421.49万元,清退资金270.88万元。在全县上下持续释放了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和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四是筑牢“防火墙”,推进源头治理。我们坚持惩防并举、源头防治的原则,注重通过查办一个案件剖析和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2017年来,县纪委监委向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或监察建议书11份。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村财乡代理管理办法》等制度,充分发挥了制度防腐的作用。同时,念好警示教育“紧箍咒”,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鲜活的案例、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剖析给人警示。2017年来,县纪委监委不怕亮丑揭短,通报典型案例26期133件,所有案件全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通报率达100%,收到了处理一人警醒一片的效果。
问:针对扶贫项目类型多、资金数额大,且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是如何有效监督的?
答:我们把监督的核心聚焦在“项目、资金、人”三大要素,摸清扶贫领域问题疾症,消除监督盲点,严肃纪法权威,使全县脱贫攻坚能够轻装上阵、蹄疾步稳,主要找准三个精准发力点:
一是聚合监督力量实现“四个全覆盖”。坚持把监督作为纪委监委首要职责,着力于构建监督检查大格局,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多批次从全县相关职能部门抽调100余名专业人员,采取“大兵团”联合作战的方式开展“四个全覆盖”,即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全覆盖,2017年来,县委先后开展了3轮巡察,对全县9个县直涉农部门、11个乡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152件,处理69人。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专项检查全覆盖,核查项目499个,发现问题20个,涉及资金35.75万元,全部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到位。村级财务审计全覆盖,对162个村(社区)进行财务全方位专项审计,处理11人。“互联网+监督”数据排查全覆盖,核查问题线索278个,处理17人。
二是聚焦民生民利推进“五大清理”。按照“一月一主题”工作思路,对涉及人员多、补贴金额大、群众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开展“五大清理”行动。在教育扶贫领域,盯住“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核查资金210万元,清退违规享受政策人员26名,涉及金额3.2万元;在林业扶贫领域,重点清查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239人,清退违规享受扶贫政策4人,清退资金0.99万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5人;在民政扶贫领域,着重清退有房有车有门面违规享受低保11户;在廉租房补贴领域,全面核查全县廉租房补贴对象376户,清退违规享受补贴5人,清退资金0.22万元。在产业扶贫领域,瞄准种粮补贴及种植业救灾补助开展清理,发现问题线索77件,涉及违规资金6.78万元,处理7人,下达监察建议书1份。
三是回应群众诉求开展信访“清零”行动。我们坚持“办人民群众满意信访”理念,“把群众当亲人”,按照“五率一度”办信要求,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双贴一提”活动和“百日会战”活动,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全县1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走村入户走访群众574余人次,督查整改重点问题61个,移交问题线索43个,立案查处25件,处理38人。我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将信访件办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回访,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获得群众“点赞”,满意率达100%,信访办理工作稳居全市前列。
问:通道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中,如何发挥乡镇纪委的作用?
答:乡镇纪委作为“一线监督哨”,是监督执纪的排头兵,我们以强化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业务指导,打通专项治理工作“最后一公里”,主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聚合力量。坚决落实“三转”要求,每个乡镇至少有3人以上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编制全部单列出来落实专岗专责,全县162个村(社区)全部选优配齐一名纪检员,由乡镇纪委统筹管理、考核。同时,深化县乡纪检监察“一体化”改革,构建大片区管理体系。按照区域就近的原则,将全县划分为四大片区,片区内乡镇纪委实行联合办案、交叉办案,改由原来的“单独作战”为“联合会战”,监督执纪的力量、资源上了一个新台阶。2017年底,同属于一个片区的县溪镇、菁芜洲镇和播阳镇开展了联合办案,仅两周内办理完成6件扶贫领域腐败案件。
二是升级监督方式拓展案源。为扭转案源线索以上级交办居多的被动局面,乡镇纪委充分发挥离群众最近的优势,主动拓展案源、挖掘线索,从“等米下锅”转变为“找米下锅”。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农村一线,在每一个行政村设置一个信访意见箱,定期开箱取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举报腐败和作风问题,向乡镇纪委检举和提供线索120余件。利用科技监督手段,在网络舆情、“互联网+监督”平台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全县“三湘e监督”关注使用人数达5.04万人,群众用手机即可实时监督到扶贫、低保、危房改造等105项民生资金及村级财务,畅通线上线下投诉举报渠道。同时,坚决摒弃就按论案思想,主动延伸“案中案”发现新线索,如县溪镇在查办一起扶贫作风问题案件时,除了当事责任人受处分外,县纪委坚持“一案三查”,对县溪镇和相关县直单位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三是理顺指导模式提升质效。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点对点”联系、相关科室“一对一”教学,在线索处置、案件查办、执纪问责“后半篇文章”等方面给予乡镇纪委精准指导。同时,对工作程序、条款试用、性质认定、文书表述等方面提出规范性、指导性意见,实现规范执纪定刻度、“乡案县审”把尺度、“天平量纪”保精度。去年以来,实行县乡工作例会制、预警分析制、案件会商制,既传压力又解难题,让乡镇纪委履职尽责有目标、有底气、有能力,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三个突破”。在案件数量上,2018年1至12月份,乡镇纪委扶贫领域立案58件,处理165人,乡镇自办案平均超过4件;在案件延伸覆盖面上,涵盖了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作风不实等12类问题,追缴和清退扶贫资金69.65万元。在案件质量上,持续保持“零复议”、“零申诉”、“零泄密”、“零安全事故”。
问: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请问,下一步你们将如何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答: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按照《湖南省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定的决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一是以纵深推进两个专项治理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治理成果。认真按照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和作风建设年的要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着力查找扶贫领域存在的政治站位不高、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项目管理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开展“五大行动”,即开展信访积案大化解行动、开展案件质量大检查行动、开展重点领域大解剖行动、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行动、开展工作质效大提升行动,进一步扩大专项治理成果,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率。
二是以“巡审联动”为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积极探索巡察与经济责任审计、财政专项审查同步进驻,巡察“政治体检”与职能部门“业务体检”同频共振的新模式,形成专责机关与职能部门监督合力。今年内,将完成对水利、交通、财政等28个涉农县直部门党委(党组)的专项巡察和经济责任审计,并完成对11个乡镇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回头看”和经济责任审计。
三是以“六个一批”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执纪力度。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通过以排查一批线索、查处一批案件、挂牌督办一批案件、通报一批案件、约谈一批干部、培训一批力量为有力抓手,坚持“一案双查”、“四个不放过”,严肃查处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通报一起,决不姑息迁就,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四是以加强自身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能力素质。在全县纪检系统继续开展“四讲四强化”(讲政治,强化组织纪律;讲担当,强化执行效能;讲团结,强化配合协作;讲学习,强化能力素质和“三优两提”活动,深化县乡纪检工作“一体化”建设,健全完善乡镇纪委片区管理机制,加大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力度,按照“三高四精五铁”(高效协调、高质服务、高位参谋;精彩、精准、精炼、精品;铁面、铁证、铁纪、铁规、铁案)要求,着力打造一支本领高强、英勇善战、作风过硬的纪检监察铁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