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翠林:重心下移 力量下沉 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近年来,常德市纪委市监委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将纪检监察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监督执纪力量下沉到一线,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近日,常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罗翠林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的专访。
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
问:对基层缺乏有效监督是导致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加强对基层的监督上,市纪委市监委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扶贫政策落实在基层,扶贫资金投放在基层,扶贫项目建设在基层,扶贫干部帮扶在基层,基层既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专项治理的主战场。为了加强对基层的监督,市纪委市监委重点开展了以下三项工作。
搭建“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擦亮监督“微探头”。2018年11月,市纪委市监委全面启动“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建设工作,在全市每一个村(社区)建立一个单独的微信监督群。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微信监督群2268个,入群人数达16万人,实现了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在群内发布贫困户精准识别、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产业扶贫项目评议、驻村工作队工作动态等各类信息61084条,累计公示村级财务收支、扶贫资金项目相关表格67306张,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便能查询和了解到各类扶贫政策与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认真登记、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办理、回应群众诉求,全市微信监督群共受理群众投诉5614条,其中作风类252条、扶贫类328条、民生类2356条,其他类2678条,办理满意率98.49%,“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监督哨”“便民点”作用日益彰显。比如,过去武陵区低保评议受到群众议论较多,今年利用微信监督群及时公示低保评定的程序、标准以及相关人员基本情况,得到了群众的认同;2018年12月中旬,桃源县黄石镇万寿居委会居民曾惠君在微信监督群反映已有两年未领到残疾人护理补贴,居委会立即通过民政、财政、残联、银行、公安多家单位进行查询核对,最终为他“找回”两年的护理补贴1375元。
推动纪检监察重心下移“联百村”,服务群众“面对面”。选取100个信访最集中、问题最突出的村作为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重点联系监督对象,市县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点联系1-2个村,定期开展公开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下乡走访、回复回访;向群众发放监督联系卡,公开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地址和寄信地址等联系方式,方便群众沟通联系,避免走访过后“一走了之”;对联系监督发现的相关问题,由联系监督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负责挂点督办,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定期对乡镇党委书记督办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信访量大、问题突出、矛盾多的联系监督村,采取检查督办、考核督办、通报督办、过程督办等方式,进行挂牌督办,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化解一批基层疑难信访矛盾。
下沉一级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剑指基层“微腐败”。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市、县两级巡察范围,紧盯脱贫攻坚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全市139个贫困村及其所在乡镇实行巡察“全覆盖”。2017年,我市成立了9个专项巡察组,采取异地交叉巡察的方式,对区县市开展扶贫专项巡察,并延伸巡察乡镇(街道)99个、村(居)216个、扶贫项目548个。此次专项巡察共召开座谈会55次,个别谈话1127人次,入户走访1150家,收到信访举报88件,查阅各种资料2700余份。此轮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61条,立案65件,处理13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5人。2018年以来,市、县共开展扶贫领域巡察41次,向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96件。
执纪力量向基层倾斜
问:当前,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大部分发生在基层,但是基层纪委办案力量薄弱,市纪委市监委是如何推进基层案件查办工作的?
答:市纪委市监委将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执纪问责的重中之重,将办案力量下沉到扶贫一线,不断加大对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两个责任”落实不力、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的追责问责力度,2019年1月至6月,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共立案查处488件,处理处分1027人,移送司法机关17人。
扶贫领域信访“零下转”。市纪委市监委根据建立的扶贫领域信访台账,对越级重复的、群众不满意的以及问题线索清晰的信访举报进行交办,要求每一个交办件都由县级纪委直查直办,一律不得下转到乡镇纪委。2019年以来,常德市纪委共发函交办了49件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通过实行“零下转”,不仅提升了办理质效,还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重点问题“直查联查”。对上级纪委交办、督办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由市纪委监委直查直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市县乡纪委“三级联查”,严格标准、统一尺度,确保每一件问题线索都彻查、严查、实查。2018年以来,对30件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三级联查”。比如,2015年群众反映澧县码头铺镇龙洞峪村支部书记刘某某的违纪问题,当时乡镇纪委调查不属实,群众对此结论一直不满意。2018年3月,村民又再次上访。接到群众举报件后,市纪委将此信访问题列入“三级联查”范围,由市纪委市监委纪检监察室提级牵头办理,澧县纪委成立专门调查组,对信访反映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其它问题进行了全面核实。通过深入调查,发现该村原党总支部书记刘某某非法占有扶贫专项资金22.2万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2018年6月,刘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犯罪的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当地村民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为纪委点赞,并表示就此息访。
强力问责“一案双查”。严格执行问责机制,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风漂浮、纪律涣散、工作不实等问题,坚持“一案双查”,既查直接违纪违规问题,又查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缺失缺位问题;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2019年以来,全市因扶贫领域相关问题问责74人。2019年3月,澧县火连坡镇党委委员、政协联络处主任皮艾平,因对分管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指导不力、工作失职,导致该镇未按照要求对危改户实施差异化补助,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高压态势向基层传导
问:在开展专项治理过程中,常德市纪委市监委查处了一大批典型案件,在利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方面,市纪委市监委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答:为了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我们在保持惩治高压态势的同时,深挖扶贫领域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价值,不断加大通报曝光、宣传教育和剖析整改力度,筑牢脱贫攻坚思想防线、纪律防线。
以案明纪强化通报曝光。坚持高频率通报。采取每月定期通报、重点问题集中通报、典型个案专题通报等方式,对今年来凡是因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019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通报典型案例79批次174件330人。坚持多渠道曝光。在“廉洁常德”网站开设“曝光台”“警示录”“纪检监察镜头·手记”专栏,联合常德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党风廉政视听专栏“清风伴你行”,同时积极通过三湘风纪网、常德日报、常德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曝光典型案例,实现通报曝光全覆盖、无盲区。坚持多形式层层传达。坚持上下联动,力求将通报传达到“最后一公里”。将通报曝光案件在村党支部、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通报;组织宣讲团进村入户开展“以案说纪”警示教育,受教育党员和群众达10多万人。
以案施教强化宣传教育。利用典型案件深入开展各种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严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广泛开展谈心谈话。运用“两同时”谈话,在领导部署扶贫工作任务时,将扶贫领域典型案件及时通报传达,对扶贫领域相关部门和干部作风建设进行经常性的警示提醒。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全市各级各单位观看了《忠诚与背叛》《迷失》等警示教育片,全市900多家单位近12万名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实地参观听取现身说法。组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到武陵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在监狱民警的引导下,党员干部参观服刑人员的生活区和学习区,观看相关警示教育片,听取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通过监狱的特殊环境给参观人员上一堂生动、深刻的警示教育课。
以案促改强化风险防控。针对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深入剖析发案原因,研究案发规律,深挖腐败问题根源,认真举一反三,靶向开展治理,减少类似问题发生。首先,深入剖析案件。针对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精心选择了一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全市共编写推送扶贫领域以案说纪文章43篇,其中,廉洁常德微信平台推出的《9660元补贴,“栽”了11人》《12万财政资金,他一分未花,为何还被处分》《无底线!村干部吞了智残低保户3930元》等文章,深刻剖析了相关人员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受到严肃处理的全过程,阅读点击量均超过8000次;编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书和案件剖析资料,并在市纪委全会上发放给市级领导和各区县(市)、市直单位主要领导等与会人员,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远离违纪违法的“高压线”。其次,靶向整治问题。针对问题易发频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治理。比如,针对扶贫领域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以贫困村为重点,开展了村级财务大清理;针对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等问题,开展微信监督群建设,强化群众监督。最后,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深入剖析案件,查找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整章建制,堵塞监管漏洞。2018年以来,针对扶贫领域民生资金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督促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水利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常德市市本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常德市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常德市市本级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切实加强了扶贫领域民生资金监管。
下阶段,市纪委市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精神,认识再提高,思路再理清,工作再加力,以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推动专项治理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一是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把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考核重要内容,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地方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责令党委(党组)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限期整改。二是深入开展“三查两解决一退还”专项行动。强化季度督查、直查直办、三级联查,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一批疑难信访问题,集中向群众退还一批资金,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集中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将专项治理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相结合,并列入“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脱贫攻坚中搞虚假资料、虚假汇报、虚假工程、虚假帮扶、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