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吴川:聚焦专项治理 巩固脱贫成效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2-26 17:05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年来,鹤城区纪委区监委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全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近日,鹤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吴川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的专访。

    问:鹤城区于2018年脱贫摘帽,在持续推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面,是如何压紧压实责任,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
    答:鹤城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4376户15093人。2014年至2019年底,全区累计实现4325户14981名贫困对象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9%。虽然脱贫摘帽至今已一年有余,但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夯实主体责任。今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与脱贫攻坚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制定《鹤城区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确保各阶段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区委书记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作出批示,并对落实情况跟踪问效。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听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报。区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扶贫一线开展督导调研,对扶贫领域信访矛盾开展排查,带头包案处置,推动专项治理走深走实。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压紧监督责任。区纪委区监委坚持以专项治理统揽纪检监察工作全局,持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部门协作,确保主要力量向扶贫领域倾斜,主要精力向扶贫领域聚焦。建立专项治理“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简报、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职担责。强化重点线索督办查办,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专门登记、建立台账、逐条销号,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挂牌督办。其中严肃查办了鹤城区发改局原副局长滕某受贿案等扶贫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强烈震慑。
    三是全面排查风险,强化行业监管。围绕项目建设、资金申报等廉政风险环节,区纪委区监委紧盯财政、发改、民政、林业等扶贫领域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明查暗访、定向审计等方式,开展廉政风险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督办,督促整改到位。同时,结合各部门工作职责,要求各部门对监管的扶贫资金、项目等进行常态化督查检查,于每月20日前向区纪委区监委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移送问题线索。对在工作中“走过场”“务虚功”,导致问题频发的行业扶贫单位,一律严肃追责问责。今年问责主体责任履行不力领导干部52人次,其中对区水利局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问题进行全区通报批评。

     问:在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方面,鹤城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一是以“双贴一提”为载体,前移监督关口。深入开展“双贴一提”活动,将每月19日作为“下访群众工作日”,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贫困村走访、接访、回访,精准了解情况,及时化解信访积案,确保工作力量推进到一线、监督执纪到一线、监督检查到一线。
    二是以专项巡察为重点,强化线索摸排。在常规巡察基础上,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回头看”,实现对贫困村的巡察“全覆盖”。重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级卫生室、产业扶贫项目、安全饮水工程等看展实地查看,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问题查清、查准。今年来,对4个乡镇开展常巡察,对2个乡镇开展巡察“回头看”,延伸巡察村(社区)66个,发现问题110个,移交问题线索8个7人。
    三是科技监督为手段,精准有效处置。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源头治理作用,围绕产业项目资金使用、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等情况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强化疑似问题线索的交办、督办,将科技监督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今年来通过数据对比碰撞发现问题线索121条,整改108条,立案13件。

    问:今年来,鹤城区在追缴扶贫领域资金和退还群众资金方面成效明显,为扶贫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请问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
    按照“奔着问题去,紧盯问题改”的要求,我们聚焦突出问题,以“两来两去”工作法为抓手,不断强化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精准监督。
    一是把问题“晒出来”。区纪委区监委创新“回头看、往前干”工作机制,对专项治理工作一月一调度,不断完善基层纪委办案考核。坚持将问题“晒出来”,每月对扶贫领域问题“发现数”“立案数”和“资金清退数”等主要指标出现“零报告”的乡镇(街道)进行内部通报。今年来约谈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5名、派驻纪检组长1名。
    二是让干部“走出去”。聚焦扶贫政策落地、资金使用、项目运行、资源调配、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强化精准监督。如今年区纪委区监委牵头财政、审计、扶贫、发改等部门对全区11个乡镇街道、21个职能部门、31个行政村的财政涉农、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扶贫资金变更使用用途、部分项目质量监督不到位等问题29个,移交问题线索5条。
    三是把制度“定下来”。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把查处问题与督促整改、建章立制相结合。针对案件查办中发现的制度缺陷,督促各地各部门堵塞监管漏洞。今年来我区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14项。如督促区财政局制定出台《关于印发<怀化市鹤城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鹤政发〔2018〕4号)等文件,规范资金使用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把本领“学进去”。区纪委区监委强化与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协作机制,有效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以举办《规则》《规定》培训班为契机,邀请财会知识扎实、查账经验丰富的审计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强化在资金项目检查过程中起底问题线索的能力。今年来,区本级共举办培训班4期、邀请审计专家专题授课2次,培训854人次。

    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请问你们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做了哪些有效尝试?
    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一方面严肃追责问责。坚持以明责促履责,以追责促担当。1-12月份全区扶贫领域共立案70件,处理16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81人,组织处理87人次,下发专题通报12期,对23起典型问题、50名相关人员直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在强大的舆论震慑和政策感召下,4名违纪人员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投案。另一方面及时澄清正名。主动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今年以来共澄清群众信访举报失实问题4个,为16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在扶贫领域执纪问责上依纪依规从轻处理9人,免予处理3人。常态化开展案件回访,今年来全区开展集中回访5批次,回访受处分党员干部111名,树立了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问:脱贫攻坚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请问鹤城区在持续强化专项治理方面有什么工作思路?
    答:下阶段,我区将继续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和“稳定脱贫、稳定致富”持久战。
    一是在精准监督上下功夫。完善“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受理机制,畅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作用,完善线索移送和督查交办机制。突出强化巡察利剑作用,通过交叉巡察、提级巡察、延伸巡察等方式对重点乡镇(街道)、重点村(社区)开展巡察,起底问题线索。
    二是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落实乡镇(街道)纪(工)委片区工作机制,聚焦线索、梳理问题、突出案件查办。切实发挥好派驻监督“探头”作用,进一步强化对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抓好整改“后半篇文章”。不断强化项目资金审计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贫困群众身上。
    三是在精准问责上下功夫。持续深化专项治理,聚焦对治理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问题,从严从重处理,严肃追责问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保护好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落实好基层减负年的要求,引导好干部扑下身子抓扶贫、集中精力搞攻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