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杜权华:靶向监督 精准发力 全面护航脱贫攻坚

编辑:何航 发表时间:2020-06-09 09:27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年来,桃源县纪委监委积极应对脱贫攻坚新形势新要求,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靶向监督、精准发力,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2018年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0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7人,组织处理173 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市县)考核中评为一类单位。近日,桃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杜权华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的专访。

稳扎稳打坚持尽锐出战

    问:桃源县作为全省的非贫困县,县纪委监委是如何瞄准点位、重点发力,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工作的?
    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是保障,工作落实是关键,监督到位是基础。桃源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四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聚焦“四大行动”。县纪委监委围绕县委脱贫攻坚“大战一百天、打赢收官战”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问题清零、挂牌督战、空城帮扶、督查问责”四大行动,拧紧发条,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成立5个督查小组,做到一天一督查,两天一通报。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参与“空城帮扶”行动,每周三、周四定期下村开展结对帮扶。县纪委监委组建督战队伍,瞄准突出问题,采取不打招呼、直奔基层的方式,通过访实情、查问题、解难题,对全县66个贫困村实现督查全覆盖。今年以来,开展扶贫督查20次,下发督查通报10期,督促问题整改97个。
    二是聚焦线索清零。根据省纪委关于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动态清零要求,县纪委监委坚持多措并举化解信访矛盾。开展“包案下访”。对于涉及脱贫攻坚中群众反映强烈、上级交办和领导批示的重要信访举报问题,分别由1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案,1个部门具体承办,做到“一包到底”。实施“蹲点接访”。县纪委监委11名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3个信访举报问题突出的联点村,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做好“定期回访”。所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由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建立统一台账,实行动态跟踪回访,确保重点信访难题得到有效解决。2019年以来,全县共收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信访举报38件次,同比下降65.38%;其中重复访、越级访10件次,同比下降68.43%。
    三是聚焦靶向巡察。将巡察“利剑”对准扶贫领域,确保有的放矢。集中巡察“挖病灶”。从2018年开始,将涉及贫困村的乡镇(街道)列入专项巡察对象,并延伸巡察到村。2019年,对剩下的35个贫困村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实现了全县66个贫困村的巡察全覆盖。集中交办“开药方”。巡察发现的问题,由县委主要领导召开问题交办会议集中进行交办,县纪委监委对照问题清单实行精准监督。集中反馈“促整改”。对问题排查整改情况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行再整改、整改到位的问题不反弹。截至目前,专项巡察共发现问题232个,移送问题线索31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组织处理46人。
    四是聚焦扶贫作风。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桃源县关于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全面加强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对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干部到岗情况、工作作风的动态跟踪督查,对工作作风漂浮、不服从安排管理的进行问责处理。今年以来,有1名不服从管理的帮联干部被给予政务处分。

从严从实推进专项治理

    问:近年来,桃源县纪委监委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8、2019年连续两个年度在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市县)考核中评为一类单位,请您介绍一下桃源县是如何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精准发力的?都有哪些举措和做法?
    答:脱贫攻坚是场硬仗,没有严明的纪律保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坚持把“四个严查”作为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抓手,围绕风险排查、精准监督、重拳惩治三个方面,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严格排查廉政风险。针对部分单位脱贫攻坚权责不够清晰、工作程序较为随意等问题,县纪委监委组织派驻纪检监察组帮助相关单位按照“定准脱贫攻坚职责—梳理脱贫攻坚流程—找准廉政风险点位”的程序,从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全面查找廉政风险,全县58个单位、296个科室,共查找廉政风险点位1395个,提出972条防控措施,有效减少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生。
    严密构建监督网络。末端监督提质效。盯紧“微腐败”加强对村支两委班子和村民小组长的监督管理,激活“神经末梢”。清单监督抓整改。对照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短板弱项以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方面,梳理出9大类194个问题,实现精准监督、有效监督。目前,已销号189个,跟踪督促整改的47个。智慧监督“云”护航。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运用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依托“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收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今年1—5月,“互联网+监督”平台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59个,均已按程序办结;全县442个“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117条,了结115条,了结率98.29%。
    严肃查处腐败案件。以“一季一专题”、“三查两解决一退还”等专项治理工作为抓手,加大惩治力度严肃查处了西安镇薛家冲村原村支书曾泰书等人违规套取易地扶贫搬迁补偿款案、龙潭镇落家坪村原村支书邹炳桂等人集体套取生态公益林补偿款和扶贫工程款案、茶庵铺镇七里冲村饶明良优亲厚友案等一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揪出了侵害群众身边利益的“蝇贪”、“蚁腐”,极大地维护了群众利益,收缴违纪资金164.61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4.744万元。


惩防并举确保常态长效

    问: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专项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改进考核监督方式。下一步,你县纪委监委将采取哪些措施贯彻“两会“精神,巩固拓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成果?有什么具体打算?
    答:脱贫攻坚工作,越是到收官之年,越是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保持主动态势,以”三个强化“工作举措,巩固提升工作成果。
    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进一步压实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集中力量抓脱贫攻坚。对工作落实不力、脱贫成色不足、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乡镇(街道)和责任单位,由县委和县纪委监委负责同志对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确保所有问题清零。
    统筹协调强化调度。为确保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一清到底、快查快结,县纪委监委按照“一案一授权”原则,建立“1+3+N”乡镇纪委异地交叉办案模式。将全县28个乡镇(街道)划为5个办案协作区,由1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1个纪检监察室、2-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分别联系一个协作片区,每个协作区含5至6个乡镇(街道)、片内纪检监察干部组成包片工作组,有力破解了乡镇纪委办案力量薄弱的问题。
    守正创新强化监督。县纪委监委将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不但创新监督方式,探索设立扶贫作风建设观察点。选取热市镇郝仙坪社区、龙潭镇落家坪村作为试点,通过悬挂监督公示牌、聘请作风观察员、点对点监督等方式,对干部帮联作风、扶贫资金项目、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观察,不断总结完善脱贫攻坚新经验、新成效,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圆满打赢收官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