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姜斌: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7-22 10:06 来源:三湘风纪网

    双牌县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个典型山区县,自然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牌的发展,也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绕不过的一大难题。2018年以来,双牌县坚持铁腕执纪惩贪腐、满腔热血护民利,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近日,双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姜斌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的专访。


    问:年底前,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要动态清零,双牌县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答:双牌县纪委监委通过办理信访问题对脱贫攻坚工作“一叶知秋”,倒逼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落实。一是架好干群沟通的“连心桥”。积极推行委班子成员工作日轮流定期接访,针对重点信访人,主动约访,倾听诉求,帮助协调解决问题。通过“双牌民声”村级微信群线上听取民声民意,线下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切实打通信访渠道“肠梗阻”。我本人带头到重点信访老户家庭走访,面对面谈心,处理化解矛盾问题。二是把紧信访办理的“质量关”。通过摸排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信访老问题,实行“一案一包、一案一议、一案一策”,包案领导带队下基层与信访人沟通交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同时,在扶贫领域信访问题办理上提质,通过“六联审”把牢信访结案审核关,即信访结案先由办信部门分管常委把关报分管副书记审核,再由信访室审核把关报信访室分管常委或委员审签经分管副书记审阅后,最后呈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审批结案,切实做到“问题事实不查清不结案、群众利益不追回不结案、责任追究不到位不结案”。三是打好通力协作的“组合拳”。针对当前乡镇普遍存在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推行跨乡镇合作办案、异地纪检人员协作办案等方式,通过片区协作,整合乡镇纪检队伍办案力量。针对个别疑难信访问题,联合政法、公安、信访等职能部门,还原案件真相,合力攻破。


    问: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收官阶段,双牌县是如何聚焦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落实落细监督的?
    答:我们结合全县的“冲刺问题清零、决战脱贫攻坚”重点帮扶行动,通过发现问题建立清单、交办问题管理清单、监督检查验收清单的模式有序推进扶贫领域“清单式”监督工作。一是“把脉问诊”建立“三张清单”。县级领导,县纪委监委干部、后盾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共138人组成入村重点帮扶队,对省、市级层面已督查帮扶的18个村以外的96个村,全覆盖开展重点帮扶行动,通过帮扶行动发现的1988个问题,分3大类458个具体问题建立了问题整改“三张清单”,即县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交办清单,各行业部门、乡镇、行政村的整改清单,县纪委监委、县专项整治办的督办清单。二是“靶向治疗”有效管理清单。根据问题类别、原因症结,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标准、时限要求,由县专项整治办联合县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问题清单分级分类进行交办,通过压实行业部门、乡镇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等四个责任,有效打通问题整改的“最后一公里”,形成问题整改合力,同时,组织人员全面复核问题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查看问题清单清零效果,对问题清单整改不彻底、效果不达标的,对照清单开展“回头改”。三是“回访回诊”全面验收清单。县纪委监委对发现的问题 “一事一回头”,切实做到整改一项、检查一项、合格一项、销号一项,出台了《双牌县关于开展专项治理(专项整治)工作的调度办法(暂行)》《双牌县关于开展专项治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问责办法(暂行)》等一系列文件,以“四不两直”的方式进村入户,对清单上的问题进行逐一核实,检查是否整改到位,对敷衍应付、作风漂浮、整改不力的,发现一起、整改一起、查处一起。


    问:“微腐败”隐蔽性强、危害性大、腐蚀党员干部,容易导致群众信任危机,请问双牌县在惩治“微腐败”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我们着力规范约束“微权力”,严防群众身边“微腐败”。一是制定一张清单,让“微权力”不再任性。双牌县纪委监委联合组织部、民政局等部门,对村级干部承担的管理权力和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分类,制定出包括村级便民服务、村级重大事项、村级招投标管理、村级财务管理等40项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明确了权力事项名称、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让基层干部用权有规矩,群众办事有指南。二是实行阳光公开,让“微腐败”无处遁形。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上墙公示,用好“互联网+监督”平台和“双牌民声”村级微信群,对村级财务、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重大事项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定期召开村务监督会议,让群众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村级财务监督等事务中来。通过主动“亮权”、公开“晒权”,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杜绝滥用权力、违规操作。三是坚持露头就打,让“微监督”切实有效。建立完善来信、来访、电话、网站、微信“五位一体”的群众信访举报平台,结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直查直办、交办督办力度,形成对“微腐败”问题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2019年以来,共梳理排查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727条,受理信访举报156条,立案11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2人,组织处理380人,处理人数472人,追缴资金890.62万元,退还群众298.07万元。四是三级警示让“微生态”更加清明。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对查办的 “微腐败”典型案例,逐个剖析问题根源,在县、乡(镇)、村三级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宣讲,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目的。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聚焦“微权力”,共开展警示教育1200余人次,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知敬畏、守底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