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张业勇:沉入一线 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04 09:01 来源:三湘风纪网

  石门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沉入基层一线、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巩固深化专项治理,全力护航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近日,石门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业勇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的专访。

  全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及时解决群众难题

  问: 今年你们是如何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的?

  答:为了及时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我们大力弘扬传承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务实作风和苦干精神,全面推广“一线工作法”,直抵贫困村、直达贫困户,切实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一是交叉“微巡察”延伸到村。探索开展村级“微巡察”,直接进驻村(居)进行交叉巡察。按照“县主导、乡主体、村主责”的工作思路,贴近群众,把从严治党的压力、责任传递到最基层最末端,目前已发现问题91个,移送问题线索16条。二是机关干部下沉到村。石门县纪委监委今年先后开展了“联点包乡督责任、驻村入户访民情”主题活动和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入村督查两大活动,百名机关干部深入全县89个重点村(居)开展政策宣讲、工作督导、信访化解等活动。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县专治办分门别类建立台帐,实行销号管理,每位督查人员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包干负责,一管到底。共发现问题380个,需要关注的群众诉求270个,责令限期整改问题97个,发函交办问题13个,解决群众实际问题129个。三是纪检监察工作覆盖到村。将全县22个乡镇(街道)划分成五大片区,由县纪委监委一名领导包片,所有乡镇(街道)专职纪检干部联系到村,实现纪检监察工作包村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全县331个村居已配齐纪检员和监督员,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县统筹抓乡促村”的工作格局。

  压实“三项”责任,确保信访动态清零

  问: 石门县在6月底前基本实现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动态清零,你们有什么好的做法?

  答:我们主要通过压实“三项”责任,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扶贫领域信访动态清零。一是压实县级领导包保责任。11名县级领导对全县19件扶贫领域信访问题包保负责,采取“四不两直”督办方式带案下访督办27次,有力推动信访问题化解。二是压实纪检监察组织查办责任。对扶贫领域信访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明确责任分工,排好“时间表”、画好“路线图”,对即将到期信访实行“黄牌预警”,强化“日收集、周汇总、周报告”制度。按照“四个严查”的要求,对19件问题线索逐案分析、集中力量查处,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三是压实基层党组织化解责任。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把“息访”作为扶贫领域信访办结的关键指标。定期召开信访形势集中分析研判会,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对已了结或结案的,督促当地党委做好息访稳控工作,对办信办访不力的发出信访举报情况提醒函,1名乡镇党委书记因信访问题处置不力被诫勉谈话。

  坚持抓长抓常,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问:石门县已经成功“摘帽”,你们将采取什么措施保持监督长效、巩固脱贫成效?

  答:1-7月,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1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6人,组织处理35人,追缴违纪资金606万元,退还群众资金46.44万元,下发典型案件通报4期,对24起典型案件、35名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了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抓好核心任务,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一是持续推行 “一线工作法”,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我们将继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要求各乡镇(街道)针对辖区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拿出有本地特点、符合本地实际的举措。比如针对群众文化程度低、交通不便的贫困村,开展“集市接访”“上门求访”,打通信访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持续健全会商机制,进一步凝聚监督合力。今年我们建立了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监督会商机制,联合九个脱贫攻坚分指挥部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问题现场会商、精准问责。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扩大会商规模,及时分析研判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新情况新动向,确保形成信息互通、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提升监督合力。三是持续用好专治成果,进一步深化标本兼治。针对村级项目、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出台完善《石门县村(居)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栏规范化建设,使每一项扶贫资金、项目都有规可依、可被监督。同时,将继续加大建章立制力度,着力健全基层制度体系,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有益经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