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王德文:以铁的纪律靶向发力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16 16:17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年来,新化县纪委监委精准监督、靶向发力,全力护航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确保全县高质量脱贫。近日,新化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王德文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的专访。

  问:2019年,新化县已如期脱贫摘帽,今年你们是如何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回头看”来巩固这一成果的?

  答:一是靶向发力“五个确保”。围绕确保全县 10116 名未脱贫人口在 6 月 30 日前达到脱贫条件,确保不新发生返贫和致贫人口,确保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度只增不减,有效巩固脱贫成效,确保“3+1”保障短板全部补齐,确保问题全部清零这一目标,重点开展“一季一专题”治理自查自纠延伸工作,发现问题901个,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统筹推进“九个专题治理”。对原开展的“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进行“回头看”“再整改”,同时,统筹推进就业扶贫、饮水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医疗4个专题治理。如,教育扶贫方面已发放春季助学补贴32664人1135.54万元,实现补贴全覆盖。同时,送教上门384人。就业扶贫方面,督促开通全省首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免费专列,疫情期间先后组织专列、大巴免费输送23批次5542人外出务工。建成扶贫车间145家,吸纳就业人员589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769人。县纪委监委和县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督查197次,发现问题183个,已全部责成相关单位整改到位。三是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处置。加强对问题线索处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协同推进对专项巡察发现和交办的问题线索的整改。对虚假整改、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责任单位和人员,严肃处理。共查处11起,予以党纪政务处分4人,组织处理13人,追缴违规资金65.21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9.88万元。

  问:新化县的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动态清零成效明显,请问你们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答:一是压实“两个责任”,实行“捆绑”追责问责。县纪委监委在分别与市纪委监委和乡镇(街道、场、区)纪(工)委上下“对账”基础上,对2018年至2020年5月31日受理的未办结、办结未息访和扶贫领域的297件信访存量进行清零。出台《关于对纪检监察信访问题突出乡镇进行重点管理和预警管理的办法(试行)》,对乡镇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进行排名动态管理,以排名先后确定重点管理、预警管理乡镇。对乡镇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负责人和包案领导实行“捆绑”追责问责制。今年上半年共约谈并通报“两个责任”负责人20人次。二是结合“五步工作法”,探索“开放式办信”。县纪委监委指导各乡镇按照分类甄别、接谈笔录、双向承诺、限期答复、登记备案这“五步工作法”进行“开放式办信”,促成很多信访老案、积案、大案成功息访。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强化科学调度。明确专人建立专项台账,实行动态集中管理。坚持一周一通报,实时通报办理进度。委主要领导带队督导调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办信思路,约谈两个责任人、下乡现场督导与主动接访下访相结合,督导攻坚。截至8月25日,已办结286件,办结率96%。立案审查103人,党纪政务处分15人,组织处理及批评教育136人,追缴资金129.1585万元,退回群众资金22.9264万元。对前两年扶贫领域信访件“回头看”,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

  问:新化县是怎样做实做细入村督查“后半篇文章”的?

  答:一是紧盯问题不放松。5月,全委153名纪检监察干部对全县149个贫困村进行入村督查,共走访2265户,实地察看扶贫项目、工程现场582处,谈话3574人次,召开座谈会149次,发现问题37个,提出工作建议意见412条。按照“谁入村、谁包办、谁负责”原则,明确入村督查人即为问题包办责任人。二是紧盯整改不放手。要求督查责任人对包办问题加强跟踪、全程跟进、协调解决。至7月下旬,督查发现的37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如,针对各村(社区)“互联网+监督”平台终端查询机管理维护不善、开机率普遍较低的问题,督促各乡镇进行集中排查维修,并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对各乡镇开机率进行一星期两次定期通报。三是紧盯源头治理不松劲。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工作平台功效,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县纪委监委下沉基层,及时将信访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同时,继续推进以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监管为重点的改革试点工作,从升级“四议两公开”制度、填补评审“真空”、创设“两双”发包、增设“隐蔽工程”现场验收机制等四个方面,深入探索“微腐败”源头治理新机制。自去年推行改革以来,试点乡镇涉及村级工程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70.5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