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黄凌志:精准监督发力 护航脱贫攻坚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0-21 15:53 来源:三湘风纪网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汝城沙洲考察时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汝城县纪委监委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半条被子”精神,把护航脱贫攻坚、维护群众利益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近日,汝城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黄凌志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的专访。

  问:在全省统一开展的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动态清零行动中,你县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一是定期接访化解一批。出台《汝城县纪检监察干部定期接访制度》,由纪委领导带队坐班接访。今年4月份以来,共开展定期接访8次,接待群众来访24人次,受理处置群众信访件19件。二是“摆摊”接访化解一批。在墟场“摆摊”受理群众来访和举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登记“挂号”、现场“分号”和限期“销号”。目前,全县共“摆摊”接访82次,接待群众来访咨询1600多人次,收集问题110件次,已处置106件次,群众满意度达96.2%。比如,濠头乡纪委“摆摊”接访时,一贫困户反映该村下塘组多年未公布收支账目的问题,乡纪委会同驻村干部,仅11天就完成了该组近9年的账目清算和张榜公示。三是领导包案化解一批。推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对信访积案分别明确包案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比如,针对一群众多次举报村主干盖章刁难的问题,包案领导先后4次上门,当面反馈调查处理情况,并做好解释工作,最终使其息访。目前,16个信访积案已全部办结化解,给予党纪政务立案9人,组织处理6人。四是干部包村化解一批。出台《乡镇纪委专职人员包片包村工作方案》,建立乡镇纪检干部包村包片工作机制。比如,获悉延寿乡一水利工程存在拖欠民工工资的问题后,联系该村的纪检干部立即进行核实,督促乡财政所对拖欠的32人71050元工资从工程款中代扣,并及时安排拨付。今年以来,各乡镇纪委共走访行政村235个次、党员群众1253人次,收集问题172件次,已处理156件次。

  问:汝城县扶贫工作成色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群众认可,请谈谈你县的主要做法?

  答:一是短板问题再摸排。巩固拓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列出21个职能部门和14个乡镇的任务清单,督促其全面查纠“六个全覆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问题,共排查出问题826个。联合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扶贫办等单位,围绕扶贫资金项目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对扶贫作风不扎实、资金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谈话提醒78人,立案查处11人,组织处理7人,进一步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二是脱贫质量“回头看”。围绕脱贫攻坚普查“26问”,紧盯“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7个重点,严格对标对表、户户过筛,全覆盖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对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边缘户和信访户建立台账、综合施策,要求所有发现问题在6月30日之前全部整改到位、清零销号,确保不漏一村一户一人。先后开展脱贫质量专项督查3轮,下发通报3期,跟进督促整改问题206个,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现场提醒谈话4人次。目前,全县19883户贫困户脱贫攻坚普查数据通过了省、市、县三级复核验收,验收完成率达100%。三是全程跟进再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一周一调度”工作机制,先后召开脱贫攻坚专题调度会议4次,“四不两直”督导5次,督促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质量问题320个,将超标准收取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37.8万元退还给群众;针对生态扶贫集中治理发现的生态资金长期趴帐问题,督促完善县乡村三级调处机制,共解决山林纠纷12起,补发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83.43万元,437户农户从中受益。出台惠民惠农违规资金处置指导意见,督促追缴违规发放的民生资金172.7万元。

  问:你县如何做好做实入村督查“后半篇文章”?

  答:一是精心组织,入村督查“求实”。我县派出纪检干部80人,“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共走访群众940户,接待群众547人次,召开座谈会85个,查阅相关资料2100多份,察看现场345处,发现问题49个,收集意见诉求106个。二是紧盯不放,督促整改“清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并直接向相关乡镇和单位进行交办,要求限期整改清零。如针对南洞乡育林村2018收到村集体山价款8000元只入村帐5000元的问题,南洞乡纪委5天内完成初核并对该村主任肖某立案审查。三是分类施策,回应诉求“见真”。针对集益乡部分群众反映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少的问题,督促该乡与县职教中心和郴州夏生培训学校对接,组织110名群众开办了“产业为王”技术培训班。四是回访核查,问题包干“到底”。通过电话询问、现场察看等方式,组织回访核查,听取群众感受,了解问题整改情况。对尚未解决的问题,由入村督查同志包干负责,一管到底;确因不符合政策规定等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张榜公示,做好群众诉求解释工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