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雄:以有力监督巩固脱贫成果

近年来,双峰县纪委监委强力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精准护航脱贫攻坚。近日,双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戴志雄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的专访。
问:双峰县2018年底已脱贫“摘帽”,“摘帽”以来,县纪委监委在做实做细监督职责,巩固脱贫成效方面有哪些好的举措?
答:一是聚焦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抓治理。针对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9个重点领域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发现问题3513个,党政纪处分32人,组织处理90人,追缴违规资金195.7571万元。聚焦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发现问题87个,处理54人。二是聚焦关键节点,全面排查防遗漏。今年对全县23个行业扶贫单位和16个乡镇街道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专项巡察,发现问题71个,下达边巡边改通知书35份,移交问题线索2条。县纪委监委组建27个常态化联点督查组,今年先后4次下沉到27个信访重点村,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纪信访件办理等开展督查,发现问题184个,为群众解决困难49个。三是聚焦重点环节,创新机制求实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点带面强化源头治理。如,针对村级微腐败频发多发现象,探索建立“互联网+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出台涉及三大类29项具体事项的“小微权力”清单、流程图,并将权力清单、流程图及权力运行过程、结果等在平台公开公示,确保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针对死亡人员违规领取低保等突出问题,在全县每个村、社区聘请1名民政信息员,负责及时掌握上报民政定补对象异动情况,通过有力监督,今年1至8月全县及时停发农村低保805户1809人。
问:双峰县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动态清零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你们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全员上阵。出台信访动态清零行动方案,将46件“三多”和涉贫信访件包案至委班子成员和机关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县纪委书记带头包案,委班子成员和机关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对27个扶贫领域信访件重点村进行联点督查,以上率下化解信访积案。二是坚持高压推进,责任上肩。制定信访存量清零行动工作提示,明确工作重点和考核办法。由副书记和分管常委每10天分片区调度一次,对办理进度明显滞后、办理质量存在明显偏差的承办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履责约谈,并在目标管理考核中予以扣分。共发出通报3期,集体约谈4人。三是坚持实事求是,查清问题。按照“不单纯以息访为目的,而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思路办理每件信访件。如县纪委办理匿名反映青树坪镇某村党支部书记有关问题信访件,逐一梳理调查所反映问题,在调查结束后“开放式”办信,组织该村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及相关当事人20人召开听证会,公开宣布调查结论,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坚持源头疏导,化解症结。严格按照《娄底市纪检监察实名举报办理告知反馈工作办法》对实名举报人进行“两告知、两反馈”,对反映情况不实又长期不息访的,耐心解释疏导。如,2017年以来,沙塘乡某村村民黄某等7人多次实名举报该村党总支书记有关问题,县纪委多次进行调查和复查复核,于2019年作出明确处理,其中5名信访人认可调查意见,签订息诉息访承诺书。今年黄某再次向省纪委举报,市县纪委迅速组成调查复核组,再次细致深入调查,并与信访人充分沟通,让其心悦诚服。
问:近几年,双峰县扶贫领域信访量下降趋势明显,得益于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管,其中有一项创新举措是开展村级廉洁工作站试点,说说你们的具体做法?
答:一是把廉洁工作站作为凝聚扶贫监督力量的“集结站”。廉洁工作站由驻村工作组组长任站长,驻村干部、村纪检员、党风政风监督员、村务监委会委员、村民代表为成员,主要履行“五监督两协助”职责,即:监督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村“两委”干部、民生资金落实情况、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协助镇党委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协助镇纪委查办违规违纪违法案件。通过打造廉洁工作站,解决了农村党员干部用权随意性大、群众监督参与度不高、对非党村干部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措施等问题。二是把廉洁工作站作为开展扶贫监督的“前哨站”。廉洁工作站发挥离得近、看得准的优势,通过列席村“两委”会议、查阅账目、重点项目实地监督、值班接访、入户走访等方式,重点聚焦村级工程项目、村级财务管理开展常态化监督。自2018年试点以来,各廉洁工作站共列席村支“两委”会议70余次,随机走访300多人次,发现问题线索7条。三是把廉洁工作站作为扶贫扶志的“宣教站”。廉洁工作站协助“两委”加强与群众沟通交流,深入细致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解释、解读工作,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做实做细边缘人群、非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特别是非贫困户心态不平衡等问题。通过开展“人穷志不穷”“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教育群众,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脱贫信心,实现扶贫先扶志的效果。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