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田波:力量下沉 监督前移 人民至上 用心用力用情答好护航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编辑:不详 发表时间:2020-12-18 14:37 来源:三湘风纪网

  泸溪县纪委监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对湘西州精准扶贫的殷切嘱托,立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深入整治“微腐败”,积极探索“微监督”,积极回应“小诉求”,使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近日,泸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田波接受了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的专访。

  问:泸溪县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如何有效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

  答:群众利益无小事,县纪委监委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坚决实行“零容忍”。一是巩固拓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出台《泸溪县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以“5+4”治理为抓手(即对已开展的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兜底保障5个专题“回头看”。同时,统筹推进就业扶贫、住房和饮水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医疗4个专题治理)。成立了综合协调、信访管理、线索调度、作风整治、执纪调查、宣传教育共6个工作专班,实行“1+1+1”模式(即1名纪委监委领导班子+1个联系派驻纪监察组+1个联点乡镇),坚持“一月一专题调度”。涉贫领域问题线索一律优先处置、优先办结。二是突出扶贫领域信访件 “动态清零”行动。对扶贫领域信访件进行大摸底、大排查,对重复访越级访等信访件,建立工作台账,按照“一件案子、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包案领办制,做到举报件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确保涉贫信访件处置做到动态清零。今年来,共办理涉贫信访件41件,处置率、动态办结率均为100%,立案9人,组织处理13人,收缴资金34.09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0.76万元。三是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实地核查工作。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县2019年实施112个项目投资额3290.9万元扶贫产业进行实地核查。发现偷工减料、虚报套取等问题87个。

  今年1-11月份,全县扶贫领域发现问题线索184个,受理举报35件,党纪政务立案62件,组织处理37人,党纪政务处分45人,问责10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上交财政资金421.17万元,退还群众资金49.67万元。

  问:泸溪县怎样积极探索群众“微监督”?

  答:针对扶贫领域问题多发生在基层、涉及面广、违纪手段复杂多样的特征,泸溪县把监督位置前移,积极探索群众“微监督”。一是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督”工作。围绕民生资金和村级财务“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主线,做到应公开尽公开,群众点击“三湘e监督”即可知道资金使用情况。已录入民生资金目录189项,资金9.7亿余元。147个村的财务开支逐一上传平台,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借助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比对分析、锁定问题。近两年,县“互联网+监督”平台受理投诉件43件,整改问题17件,组织处理19人,立案5人,收缴资金86.61万元,退还群众资金63.4万元。二是推进村权监督月例会工作。不断探索监督新模式,把监督触角向村级延伸,按照“543”工作法按月召开村权监督月例会,将村级财务、事务、党务等涉及29项村级权力清单的内容在村权监督月例会和“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监督群同步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从源头上堵漏防腐。1-11月农村信访量49件,较去年同期下降5.8%。

  问:泸溪县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日常监督中如何解决群众合理的“小诉求”?

  答:在脱贫攻坚中“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建立“村级服务+监督”微信群。依托村级“服务+监督”微信群平台,构建群主、村纪检员和村主干“三级联调”快速反应、及时办理机制。通过服务+监督,村低保评定和财务开支等情况在群里主动“晒”;村民投诉在群里“喊”;适用技术在群里要求“贴”。泸溪县已建群198个,进群人数达6.4万余人,覆盖91%以上农村家庭。以“小微信”推动“大服务”“大监督”方式。如石榴坪乡石榴坪村二组一盏太阳能路灯不亮了,村民在群里“喊”一声,群主及时回复,第二天电工师傅采购配件,第三天晚上路灯又亮了。去年4月28日,微友反映潭溪镇岩洞小桥—松柏潭小学段道路存在质量问题并附有照片。群主及时答复并向镇政府反映。4月30日、公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潭溪镇政府、松柏潭村、兴隆寨村及村民代表到现场核实并召开公路整改协调会。6月15日,所涉及路面质量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疫情期间,微信群发挥“纽带”作用,1669名群众通过微信群线上报名就业和搭乘直通车,实现了就业出门两不忧。今年来,全县村群共公示公开信息4882次,便民服务8293次,舆情管控821条,既透明了权利,又方便了群众,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开展入村督查工作和“回头看”工作。全县71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入村督查,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访群众1622户,接待群众1049人(次),召开座谈会89次,实地察看现场339处,发现问题线索134个,收集意见诉求209条。对收集的意见建议交办给相关乡镇、县直单位办理,实行限期解决。到目前,两轮入村督查115个问题整改到位,19个问题正在整改中。同时,县纪委监委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 “回头看”抽查,确保整改成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