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义中:以高质量监督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专访汨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许义中

汨罗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整合监督力量,把握监督重点,注重监督长效,扎实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今年10月,汨罗市入选了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录。近日,汨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许义中接受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专访。
问:汨罗在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通过统筹监督力量、探索提级监督、加强教育管理,真正把监督“探头”延伸到基层一线。一是形成常态长效监督合力。推进片组一体化建设。强化“室组镇”协作,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克服基层监督“人情困扰”“地域困扰”难题。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引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向日常事项、重大决策事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公示公开事务聚焦。前移“巡察监督”。今年4月,采用“巡镇带村”方式,对2个镇的29个村(社区)开展巡察,推动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贯通协同。二是积极探索镇村“三资”提级监督。组织全市62个市直单位、15个镇对2019年至2021年镇村财政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梳理资金20余亿元,自查自纠问题595个。选取13个资金体量大、信访反映多、问题矛盾突出的重点村(社区),由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开展“解剖麻雀式”督查,突出“以下看上”。梳理汇总问题10大类,形成书面材料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目前,市委书记、市长已作出批示,问题正在整改中。三是推动警示教育向基层延伸。组织百余名市镇村党员干部到任鹏案(市水利局原副局长任鹏利用分管移民项目之便贪污受贿案)庭审现场旁听,组织专班对任鹏案深入剖析,拍摄警示教育片《警钟长鸣》,推动警示教育向基层延伸、向全体党员覆盖。截至目前,汨罗市已有7300余人次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
问:汨罗对乡村振兴领域的监督突出了哪些重点?
答:结合实际情况,划出“两条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明确“两个重点”:“一卡通”和“微腐败”。一是聚焦保障粮食安全跟进监督。紧盯耕地红线、粮食购销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下发督办函2份,督促有关单位对“农民建房占耕地图斑清单”迅速进行核实,制定整改措施,并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立案处分4人。严肃查处中央储备粮汨罗直属库某收储点李某、湛某利用职务便利,套取粮食收购资金案件,推动案发单位积极主动堵塞制度上的漏洞、监管上的盲区。督促市商务粮食局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及预案11个,让权力运行更加科学规范。二是聚焦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靠前监督。围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集中排查工作,深入一线,通过座谈调研、查看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对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等问题,向有关单位下发督办函4份,并督促分管市级领导约谈4个单位“一把手”,压实单位主体责任,确保“八类群体”、五类必纳人群排查全覆盖。三是聚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重点监督。以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为重点,坚决查处隐藏在“一卡通”背后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下发督办、交办函35份,督促整改问题119个。督促水利、民政等部门加强特困群体水费、电费减免落实情况检查,对水费补贴政策未落实到位的1716户,以现金或充值水费方式全部返还补贴水费56.48万元;对电费补贴政策未落实到位的659户,补发电费补贴4.65万元。四是聚焦基层“微腐败”精准监督。紧盯乡村振兴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项目和环节,深入排查问题线索,严肃查处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问题,发现乡村振兴领域问题127个,处理处分52人。
问: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双全同志指出,要把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专项监督的治本之策。你们在清廉乡村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汨罗以“清廉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以“廉动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一是以廉洁文化筑基。充分挖掘屈原、任弼时、仇鳌等本土“廉洁元素”,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思想教化作用,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氛围。我们依托屈子文化园打造屈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推出“颂廉句”“净廉心”“观廉厅”“悟廉亭”“听廉课”“赏廉戏”六廉套餐。拍摄制作的《红色骆驼任弼时》动漫和《一生有“三怕”的红色骆驼》专题片在各类媒体广泛传播。古培镇雨坛村通过专家宣讲、干部走访讲、短视频扩散讲等方式深入弘扬仇鳌的清廉事迹。新建吴咏湘故居红色教育基地,围绕“宣教弘廉”“阵地促廉”等多种形式,讲好红色家风中的廉洁故事。组织开展“清廉汨罗”知识竞赛、清廉作品及微廉课征集等活动,不断增强廉洁文化感染力与影响力。二是以多样形式赋能。各镇村纷纷行动,通过开展“罗江夜话”、村情月报、“莲花池畔话清廉”等特色活动,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倾听社情民意。我市桃林寺镇探索推行阳光村务,坚持“一封公开信向群众说清楚,一张核查表同群众算清楚,一纸村规民约跟群众理清楚,一个村务公开栏让群众看清楚”,该镇宅基地改革、土地有偿流转等工作在群众的支持下得到顺利推进,做法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重点推介。三是以制度建设固本。剖析典型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推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避免农村小型项目建设成为人人垂涎的“唐僧肉”。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督促镇村建立小微权力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减负清单,编制清单事项流程图,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印发流程图手册、村委会公示等途径,让群众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干部心中有戒、照单履职,汨罗清廉乡村建设见效成势。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