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向章云: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 护航乡村振兴 ——专访邵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向章云

编辑:不详 发表时间:2022-12-12 10:13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以来,邵东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示范创建县视频座谈会精神,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近日,邵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向章云接受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专访。

       问:邵东市纪委监委如何整合监督力量开展乡村振兴专项监督?

       答:我们紧扣过渡期专项监督形势任务和阶段特点,建立“三统筹”监督机制,不断凝聚监督合力、推动监督下沉、提升监督质效,实现由“单指用力”向“攥指成拳”的转变。一是统筹“多元化”协作,凝聚监督合力。加强与乡村振兴、农业、财政、审计等相关业务部门联动协作,建立联席会商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了解情况、征集意见、强化督促,做到情况互通、监督协力,健全完善规范移送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市纪委监委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室和派驻机构全程跟进监督、市乡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二是统筹“室组地”力量,推动监督下沉。建立“6+1”片区协作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整合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力量,突出联点纪检监察室牵头作用,强化统筹调度,切实解决了监督检查人员不足、业务不精与邵东点多面广任务重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同时,依托市乡村三级监督网,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纪检委员“零距离”监督优势,选优配强村级监督力量,加强对村纪检员培训,发挥村纪检员“监督员”“服务员”作用,切实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三是统筹“清单式”推进,提升监督质效。认真研究省纪委监委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工作考核办法,结合市纪委二届二次全会具体安排,细化分解2022年度监督检查任务清单25项,以“派单”方式推动监督检查深入村组一线、田间地头查问题、解难题、促发展。今年以来,共开展5轮集中走访和督查,整改问题96个,下发督查通报4期,通报典型案例4起。

       问:邵东市纪委监委重点围绕哪些方面开展乡村振兴专项监督?

       答:我们紧跟上级纪委监委部署安排,突出“四个聚焦”,扎实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切实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一是聚焦责任落实抓监督。紧紧围绕“四个不摘”、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两不愁三保障”、驻村帮扶、产业发展、资金使用、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等方面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以问责倒逼各级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落实责任,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我们针对驻村帮扶开展专项督查,下发限期整改意见通知书21份,约谈后盾单位负责人13名。二是聚焦“微权力“运行抓监督。围绕村级事务决策实施、方便群众办事、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突出问题,重点对村级“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如我们联合财政、审计部门抽查了26个村(社区)的村级财务工作,下发问题清单26个,并督促整改到位。重点围绕村级财务、信访、村干部履职、村集体经济、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对黑田铺镇玉京村、两市塘街道大新村等6个村(居)开展提级监督,共化解稳控信访积案5件,推动健全相关制度18项。三是聚焦民生领域抓监督。围绕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和审批服务执法等民生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履责不力、监管不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冒领私分等啃食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今年来,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3起,党纪政纪处分50人,组织处理37人,追缴资金168.88万元。四是聚焦重点工作抓监督。全程参与市委“迎乡贤建家乡、改陋习树新风、兴产业振乡村”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全市成立了乡贤分会26个,摸底登记在册乡贤14566名,初步统计投入乡村振兴帮扶资金3.5亿元,由乡贤捐资的中伟大道、聚财路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也正有序推进。今年,我们对2021年以来578个乡村振兴项目进行了全方位“体检”,下发12件整改交办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整改到位。

       问:邵阳市纪检监察机关以清廉乡村助推乡村振兴,邵东市是怎么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的?

       答:乡村振兴,清廉先行。今年来,我们紧扣邵阳市纪委监委部署安排,通过宣廉、育廉、促廉“三部曲”,将清廉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清廉底色为乡村振兴赋能。一是以文化宣“廉”,厚植清廉土壤。坚持文化引领,多载体厚植清廉土壤,利用村级文化广场为宣传阵地,以廉政警句、“微腐败”漫画、好家风家训等为主要内容,打造村级“党建+清廉”等多形式清廉文化宣传阵地,推动清廉文化走进农村基层。拍摄了“邵东清廉说”系列宣传微视频、清廉邵东建设纪实片和《廉政歌》MV,利用电视、微信公众号、村村响等多渠道传播,实现受众覆盖面的最大化,让廉洁文化和家风家教建设、党纪党规等清廉元素实实在在融入干部群众生活。二是以阵地育“廉”,做实结合文章。将清廉文化教育基地纳入邵东市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创建范围,将美丽屋场、示范创建与本土传统文化、清廉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做实清廉建设与乡村发展结合文章。比如,我们依托贺绿汀故居、袁国平故居、野鸡坪精神陈列馆打造清廉文化教育基地,并将这些基地所在村(九龙岭镇绿汀村、牛马司镇龙旗村、斫曹乡野鸡坪村)纳入全市乡村振兴六大战略示范村建设,打造“红色+清廉”特色文化旅游路线,为村级发展注入“廉动力”。三是以活动促“廉”,助力乡村振兴。明确10条清廉乡村创建措施,细化制定32条任务清单,督促各村深入开展示范典型评比、专题警示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观看廉政电影、专题民情恳谈会等“六个一”活动,深化成果运用,确保清廉建设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不做虚工、不走形式。如,我们结合综治民调工作,召开了清廉邵东建设专题民情恳谈会,推动干部下沉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860余个。在邵阳市率先推行“每月一警”活动,推动警示教育向村(社区)一级延伸,针对性开展7期专题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更加清正廉洁地履职尽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