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吴晖:全力护航乡村振兴 坚决扛起杂交水稻发源地责任担当 ——专访洪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吴晖

编辑:不详 发表时间:2022-12-15 09:56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以来,洪江市纪委监委分类施策、创新监督,全力护航乡村振兴,坚决扛起杂交水稻发源地责任担当。近日,洪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吴晖接受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专访。

       问:洪江市作为杂交水稻发源地,在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稳产增收上取得可喜成绩,请您谈谈具体的监督举措?

       答:我们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围绕“保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发挥监督第一职责作用,用好问责利器,确保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今年粮食播栽面积39.48万亩,在60年一遇干旱的情况下,不减产,完成17.21万吨任务。一是“实”字落地,强化督办。坚持“日督查、日反馈、日交办”,对备耕生产、耕地抛荒等全覆盖督查,督促农业农村局对春耕农药化肥种子市场开展拉网式专项执法检查,纠正不规范经营行为54次;开展非法占地经营性问题专项巡察,移交相关部门整改违法占地222宗534.26亩;督促自然资源局通过现场测绘精准核实33个非法占地项目违占面积。2022年,全市耕地抛荒治理复耕7200亩,退出耕地“非粮化”567.8亩。二是“严”字当头,量化问责。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违规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月移送机制,制定《洪江市乱占耕地建房核查处置指导意见(试行)》,实行“一套流程、一个标准、一本台账”,规范案件处置流程,明确专人跟进办理进度。2022年以来,共处置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线索26件,立案9件,处理46人。三是“深”字发力,优化监管。注重做好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针对发现的制度漏洞,督促农村经营服务站制定农村宅基地联审联办、建房“四到场”、挂牌公示等3项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审批分配监管处置、占用耕地建房群防群控机制,设立村级宅基地协管员,从源头堵塞监管漏洞。

       问:请您谈谈洪江市在推动有效衔接上采取了哪些专项监督措施和特色做法?

       答: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要政治监督,对照省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立足洪江市实际,发挥监督最大效能。一是紧盯“作风”“项目”两大重点,在监督提效上发力。会同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同向发力,聚焦“作风”“项目”开展联合督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24个,下发通报8期,通报工作作风不实、项目进度缓慢问题51个、47人次,督促召回、撤换工作队员17人;督促制定《洪江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1+2”》,以用活土地流转、整建标准仓储、整合广告资源、实施以工代赈“四招”为抓手,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新增长点89个,促进村集体经济同比增长29.5%,村平均收入13.6万元。如大崇乡赤溪村将29处违建的简易仓储房改造为代储代管标准化仓储库房,提供水果存储服务,该项服务实现年增收1.5万元;沙湾乡溪口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5个,涉及资金220万元,吸纳群众务工120人,发放劳务报酬资金92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15万元。二是紧抓典型案例,在惩贪治腐上发力。按照“室组地”联动机制成立5个暗访督导组,深入看现场、听民声,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受理、优先核处,2022年来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21个,处理7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2人、诫勉15人;组建专案组深入乡镇、村、组开展蹲点核查,深挖彻查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伸黑手”问题,集中力量查处群峰乡上洞村村干部私分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问题。三是紧扣效能提升,在建章立制上发力。对督查发现及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制度漏洞,通过“两书一函”督促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项行动”的通知》《洪江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问责办法(试行)》;督促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盘活柑橘博览园,创办怀化首家乡村振兴学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省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来我市下坪村、茶溪村现场观摩。

       问:下阶段,洪江市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进一步护航乡村振兴?

       答: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目标,按照省纪委监委和怀化市委部署要求,抓深抓实抓细“三个一”,全力护航乡村振兴。一是推进一项治理。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领域热点问题,坚决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贪占、截留、私分农村集体“三资”腐败案件,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护航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法保障。二是用好一个平台。聚焦监督关口前移、筑牢源头防线,充分发挥政治生态分析预警平台在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中的作用,针对易发多发问题建立专项监督模型,通过定期比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画好乡镇政治生态“晴雨表”,对平台预警的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对症下药,准确防控廉政风险,靶向纠治不正之风。三是培树一个品牌。将“清廉乡村”建设作为“一县一年一品”清廉品牌工作重点,打造安江镇下坪村、黔城镇茶溪村、沅河镇沅城村等清廉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力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