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王志运:保持定力 持续用力 精准发力 用铁的纪律护航乡村振兴 ——专访耒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王志运

编辑:不详 发表时间:2022-12-15 09:59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以来,耒阳市纪委监委牢牢扛起政治监督首责,紧盯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从严监督执纪问责,用铁的纪律护航乡村振兴。近日,耒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王志运接受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专访。

       问:今年以来,耒阳市纪委监委是如何监督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工作?

       答:2022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示范创建县视频座谈会议精神,采取“清单式、联动式、闭环式”“三式”监督法,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一是“清单式”对标监督。围绕保障粮食安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惠农惠民资金、基层微腐败问题等4个方面重点,优化2022年度乡村振兴“监督清单”,将监督重点细化为10类18项具体内容,明确了监督措施、监督主体、监督对象,让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督什么”“谁来督”“督查谁”“怎么督”清晰明了。同时,对照“监督清单”,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口,明确了“一领域一专题”治理重点,向全市16个市直单位交办监督清单的“精准画像”。二是“联动式”一体监督。充分发挥片区联动监督优势,建立起“7+14+30”一体联动监督机制,由7个纪检监察室牵头,将14个派驻纪检监察组、30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划片组成7个片区协作区,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开展常态化监督。同时,建立委班子成员监督联乡联村机制,班子成员对口联系各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工作,定期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实地调研督导。今年,已开展了2轮次调研督导,督促整改问题58个。三是“闭环式”跟进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由党风政风监督室梳理筛查后,通过交办函、督办函、提示函、建议函“四函一体”督办机制,及时反馈给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重要情况同时抄送给分管市领导,并由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跟进验收整改效果,实现“督、改、验”闭环管理,杜绝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今年已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工作提示函14份、交办函13份、工作建议函6份、督办函2份,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整改问题144个,健全机制26项。

       问:在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工作中,你们是如何整治基层“微腐败”问题?

       答:我们以建设清廉乡村为治本之策,紧盯农村“权”“财”“事”,精准监督、跟进监督,从严整治“蚕食”群众切身利益的“微腐败”行为。一是紧盯“权”,持续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在清廉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针对村(社区)班子清廉出台《村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村居小微权力清单》《村居纪检委员履职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等“四个清单”的指导意见,用“清单”划清村干部权力“边界”,规范村居权力运行,构建起权责明晰、运行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小微权力运行规则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微腐败”。坚持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依托湖南省“互联网+监督”平台系统,对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村级财务公开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督促整改“三务”公开不到位问题110个。二是紧盯“财”,持续开展“三资”专项监督。有效破解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今年8月,采取室乡联动、部门协同方式,综合运用“摸清底数、整改问题、完善制度、强化公开”等措施,对7个示范村(社区)2019年以来的“三资”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开展全面清查,督促整改农村集体资产问题5个,资金问题4个、资源问题1个,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问题8个。9月,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治理专项监督,共摸排问题129个,筛选问题线索35条,目前,129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办结问题线索18条,立案15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组织处理3人,诫勉谈话、批评教育8人,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1人。三是紧盯“事”,持续加大问责查处力度。畅通基层信访渠道,实行问题线索收集、办理、反馈闭环管理,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快查快结。今年以来,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案件16件,处理处分1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2人,追缴违纪资金71.8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2.8万元,发出典型案例通报1期3人,尤其严肃查处坛下乡寨下仙村村委委员肖某在办理移民避险解困搬迁安置项目手续中“索拿卡要”问题,蔡子池街道西湖社区4名社区干部优亲厚友、违规向干部及其家属发放临时生活困难补助款等典型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问:下一步,耒阳市将从哪几个方面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工作?

       答: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下阶段,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专项监督,护航乡村振兴。一是聚焦“小切口”抓监督。持续聚焦乡村振兴民生关注的“小切口”,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紧盯基层政策执行者、惠民资金分配者、农村“三资”管理者等重点人群,从细节入手,找准小切口,做实专项监督。二是聚焦“小项目”抓监督。联合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对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重点帮扶村的村组道路硬化、土地项目、文化设施、环境整治、渠塘整修、林业项目等村级小微工程进行“嵌入式”“全链条”监督检查,以工程项目整治为突破口,一体推进“三不腐”。三是聚焦“小作风”抓监督。持续聚焦责任落实,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防返贫监测和帮扶过程中的作风不实、纪律松懈等问题,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