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燕:打造清廉村居 赋能乡村振兴 ——专访常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石海燕

常宁市纪委监委重点聚焦民生保障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以清廉村居赋能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近日,常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石海燕接受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专访。
问: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常宁市纪委监委将如何巩固监督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答:我们紧盯基层小微权力,聚焦惠民政策落实落地。今年以来,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4起,党纪政务处分17人,追缴违纪资金51.32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1.87万元,通报3批次7起典型案例。一是强化日常监督。制定《常宁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清单》,围绕“一领域一专题”治理,用实“互联网+监督”“网上衡阳”监督服务群、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三个平台,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线索,紧盯粮食购销、防返贫监测、“一卡通”项目资金等方面问题深挖细查,推动监督精准到位。今年以来,“一卡通”专项治理查处典型案例6件,党纪政务处分6人,追回资金32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1.47万元。二是做实派驻监督。按照“一县一清单”原则,围绕监督责任落实等12个方面制定年度监督清单,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探头作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2022年实施重点产业帮扶,带动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危房改造121户已全部完工验收;资助五类贫困学生9901人次640万元;脱贫户、监测户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率达100%;今年1-10月累计新增农村低保408户825人,核减305户619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5366万元。雨露计划资助1701人次255.15万元;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户)务工就业17840人,完成目标任务104.94%,其中省外务工12343人。三是注重协同监督。与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督、专项检查、督促整改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紧盯人员、资金和项目三大重点,开展联合检查、合作核查。组织市乡村振兴局、市住建局等行业部门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专项行动,排查住房安全等风险问题179个,新纳入监测户178户615人,风险消除监测户92户222人。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做好农村改厕工作的“后半篇文章”,2022年完成全市4000户农村改厕任务,新建30座公厕。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报告,移送有关问题线索,确保工作成效。
问:常宁在监督护航乡村振兴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
答:我们主要抓实了三项工作,即村(居)巡察、村务监督报告制和县乡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一是推进村(居)巡察“全覆盖”。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广泛收集组织、政法、审计、信访、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数据,对村(社区)人口数量、经济体量、工程项目、信访举报、党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掌握,综合分析研判,科学精准分类,将全市410个村(社区)按照“一般关注”“风险关注”“重点隐患”进行精准分类,在此基础上精准施策、精准整改,纵深推进村(社区)巡察高质量全覆盖。二是推进村务监督“报告制”。印发《常宁市村级纪检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重要工作报告制度(试行)》,村级纪检员对村支“两委”履职情况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监督,重点是对村支“两委”成员及全体党员贯彻执行上级精神及决策部署情况、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村级“三重一大”事项、村干部效能作风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村级重大应急突发事项原则上1小时内报告,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报告,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村两委限期整改。三是推进县乡监督“一体化”。优化重组设置7个片区,构建“1+N+N”监督执纪方式(即1个纪检监察室+N个派驻纪检监察组+N个乡镇纪委)。有关乡村振兴领域的信访件和问题线索实行日常统一管理、线索统一分配、力量统一调度、后勤统一保障、人员统一考核,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领域熟人监督难题,极大提升了结案率,“室组地”联动推行至今,已经结案42条,效率提升了一倍。
问:常宁在清廉村居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
答:我们将清廉村居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清廉底色为乡村振兴赋能。一是落实“标准化”。按照“班子清廉、村务清爽、思想清正、民风清醇、干群亲清”“五清”标准全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明确“无因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被约谈、通报、问责,村(居)干部无因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无涉黄涉赌涉毒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问题,无大操大办、高价彩礼、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无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五无”负面清单,全力建设清廉村居,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二是新建“明白墙”。在“清廉湾村明白墙”上集中公示上级惠民惠农政策、村务工作、村级重大资金收入支出等。同时,还创新制定“清廉时刻”议程,以支部“三会一课”为载体,每次会议增加该议程,着重学习各级廉政建设相关精神、党纪法规,剖析典型案例等,时刻激励基层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三是立起“铁规矩”。通过梳理分析,我们发现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审核不严格等问题,使得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机可乘。督促出台了“四个办法”,即:《常宁市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常宁市村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常宁市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常宁市村级财务票据管理办法》,实现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