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王沛:以更强担当 更实监督 护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专访韶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王沛

编辑:不详 发表时间:2022-12-16 16:22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以来,韶山市纪委监委把护航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优秀县、助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找准政治监督在基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高效,贡献共同富裕清廉力量。近日,韶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王沛接受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专访。

       问:韶山市是如何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示范创建县视频座谈会议精神,找准乡村振兴监督的切入口和着力点的?

       答:我们闻令而动,以加强对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为切入点,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一是精准精细找差距。把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照省市乡村振兴领域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归纳出3类14个共性问题和5个个性问题,通过对“一把手”专题廉政谈话、下发“任务书”、开展自查自纠等形式督促全市各单位全面梳理问题。二是对标对表强监督。对标全省乡村振兴领域重点帮扶县和示范创建县视频会议上指出的四个方面12类问题,举一反三,制定下发《韶山市2022年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工作任务清单》,明确5个方面重点监督内容,开展乡村振兴“一领域一专题”监督,持续推动“一卡通”专项治理,对全市29项惠民惠农资金使用情况全面清理、全面核实,以更有针对性的监督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三是立行立改促落实。建立清单交办、跟踪督办、销号结办的闭环管理机制,督促各单位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改彻底、彻底改”,将整治成效转化为制度成果,达到“监督发现一个问题,整改落实一个现象”的目的。在“一卡通”专项治理中探索推行限时办结制,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5400余万元发放到位,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健全完善《韶山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等24项制度,实现任务清单化、工作图表化、操作手册化,全面推进主体责任落实“一竿子插到底”。

       问:韶山市纪委监委在做实政治监督,保障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我们聚焦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推进乡村振兴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一是把握“严”的基调。始终全流程贴近监督,紧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源头、实施进度和廉政风险点,用好“室组地” 联动监督优势,量身定制综合监督检查方案,对8家单位开展以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为重点的“小巡察式”蹲点监督检查,今年以来,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相关问题,对全市33个村开展全覆盖监督3轮次,发现并交办整改问题113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40人。二是突出“实”的要求。以完善制度为抓手,聚焦关键环节,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定权力、定责任、定流程,让村务监督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以日常监督激发乡村治理效能。如督促韶山乡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由主要负责人带队对各村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查漏补缺,督促整改具体问题153个。银田镇创新村务监督工作“1410”模式,有力推动村务监督、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该镇银田村通过推行上述模式,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120余万元。今年韶山市33个村集体经济有望全部超过20万元,正在朝着村强民富的“幸福大道”稳步前行。三是培树“廉”的新风。出台清廉乡村建设指导性意见,充分发挥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建立“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历史陈列室”,形成银田镇“清风长廊”、韶山乡“清廉之路”、清溪镇“清廉剪纸”等亮眼品牌,积极组织乡村党员干部开展“清廉·从家出发”等六大主题系列活动,打造8个红色廉政课程下乡宣讲,通过廉政墙绘、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宣传载体,营造尊廉、崇廉、爱廉的清廉文化氛围,以点带面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全方位、全领域深化。

       问:今后,韶山市纪委监委将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监督质效?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示范创建优秀县目标,提升乡村振兴监督工作实效。一是全方位压实责任抓监督。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融合。制定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纪检委员监督任务清单,逐项明确监督重点、监督方式、工作标准、开展频次等,推动监督任务清晰明了、监督力量同向发力。二是全链条跟踪督办抓落实。将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与清廉乡村建设、“一行动一活动”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针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开展“蹲点式”监督,推动责任部门履职尽责。坚持责任下压、重心下沉、力量下移,对集体经济好、项目工程多、信访反应集中的村提级监督,提升乡村振兴监督质效。起底涉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形成工作台账,对重点问题交办督办、限时整改。三是全覆盖健全平台抓合力。坚持开门搞治理,通过“韶山廉韵”“韶山融媒体”等多种媒介手段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加强“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互联网+监督”等平台综合推广运用,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及时处理群众诉求,破解乡村振兴领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