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何再弟:以精准监督推进精准治理 用心用情用力护航乡村振兴——专访武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何再弟

编辑:不详 发表时间:2022-12-16 16:49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以来,武冈市纪委监委推行“四式监督”、开展“四清创建”、做好“三篇文章”,以精准监督推进精准治理,用心用情用力护航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近日,武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何再弟接受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专访。

       问:武冈市在强化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方面采取了哪些特色做法?

       答: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示范创建县视频座谈会会议精神,创新推行“四式监督”办法,确保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走深走实。一是开展“清单式”监督。推动制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87项具体任务,督促形成“市、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党委政府共同抓、各职能部门协力抓的工作格局。科学制定监督清单,聚焦政策落实、防返贫监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等10个方面,细化为37条监督清单,责任到人,挂图作战,压茬推进。二是开展“联动式”监督。成立18个联合督导组,进行“盘底式”督导调研,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25个;采取“室组乡”联合监督的方式,98名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监督检查,发出整改提示函27份,发现并查处问题112个。三是开展“专题式”监督。制定“一领域一专题”治理实施方案,开展粮食安全、驻村帮扶、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7个专项监督,并采取“重点监督一批、挂牌督办一批、直查直办一批、约谈问责一批、通报曝光一批”的方式精准推动,先后开展监督检查26轮次,下发督办函32份,处理处分8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6人,移送司法7人,追缴违纪资金375.2万元。四是开展“提级式”监督。对22个村级集体资产较多、资金量较大、工程项目较多、信访举报数量较多的村(社区)由市纪委监委实行提级监督,并作为直接巡察、“机动式”巡察重点,发现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4个。

       问:据了解,武冈市纪委监委创新开展的清廉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你们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我们严格落实清廉湖南建设意见,2021年9月全面推进清廉武冈建设,2022年1月在稠树塘镇甘田村召开清廉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全面开展以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为目标的“四清创建”活动。以甘田村为示范,全市打造36个清廉乡村建设样板点。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网、湖南纪检监察工作动态推介。一是打造清廉班子,为乡村振兴夯实党建根基。重点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四议两公开一协同、清廉观察员等制度,统一梳理出57项村级小微权力,全市3000余名清廉观察员通过参加“四议两公开一协同”会议、开展村级项目工程监督等方式较好发挥了村务监督者作用,有效揭开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轨迹、公开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保障基层群众民主监督权利,倒逼村(社区)两委班子权力运行规范、高效、廉洁。二是锻造清正干部,为乡村振兴管好先锋队员。建立2000余份村(社区)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严格落实《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全覆盖签订村(社区)干部村级项目建设和“三资”管理“六不”承诺,严肃问责“在岗不作为、履职不担当、作风不够硬、自身不干净”的“四不”干部,促使村(社区)干部清正廉洁。今年来,针对村(社区)干部信访举报同比下降45%。三是营造清爽村务,为乡村振兴擦亮廉洁底色。开展“三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公开内容、形式、时间、程序,推行村级服务事项公示、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等便民举措。开展“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目前全市30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自查自纠,发现问题5420个,整改问题4440个;市乡两级开展监督检查65次,开展明察暗访19次,查处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组织处理6人。四是塑造清朗民风,为乡村振兴涵养文明风尚。培育清廉文化,深入挖掘本土清廉文化元素,因地制宜打造了稠树塘镇甘田村“清廉园”、荆竹铺镇九塘村“屈原文化广场”、邓元泰木瓜桥村“清廉文化教育基地”、龙溪镇龙云村“清廉家风家训馆”等18个清廉文化基地。营造崇廉尚洁社会风尚,开展“立家训、树家风”活动100余场次。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畅通倾听群众意愿的渠道,全面建立“三长六老和事佬”、家务长调解协会、志愿者服务队、邻里互助队等调处机制,确保矛盾不出村。今年来,村(社区)重复访越级访同比下降40%。

       问:下阶段,武冈市纪委监委将如何进一步巩固清廉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成效?

       答: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围绕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有关工作要求,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责任落实文章。牢固树立“一起做工作”的理念,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压实压细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的属地管理责任,建立起市委市政府牵头抓总、各主管部门单位各负其责、市纪委监委督促落实的责任体系,并建立月督查、季调度、年考评机制,及时表彰先进、督促后进。二是做好考核评价文章。以“建设意见向群众征求、建设过程有群众参与、建设结果由群众评价”为原则,全面落实清廉乡村建设“四清”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村(社区)自评申报、乡镇(街道)审核推荐、市级联合评定的评价程序,做到“建设一批、成熟一批、评定一批”。每个乡镇(街道)先行重点打造2-3个示范村,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实现清廉乡村建设全覆盖。三是做好成果运用文章。将武冈市清廉乡村建设示范点进一步培育为省级、邵阳市级清廉乡村单元样本点。对清廉乡村建设成绩突出的党组织负责人,在评先评优、选拔使用等方面优先推荐。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广泛宣传,全面展示清廉乡村建设样本点的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营造大家齐动手、共同抓清廉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