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强化责任 整体联动 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使用

永州市坚持将“互联网+监督”作为增强执政本领的重要平台、遏制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破解基层信访难题的有效手段,全盘谋划,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平台数据比对排查问题3847个,接到投诉12件,立案查处2个,责令整改634个;涉及资金622.16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74.29万元。
一、党委主导。永州市委将“互联网+监督”工作作为提升永州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新契机,当成“书记工程”来抓。一是思想重视。将平台建设列入全市改革创新重点工作,作为市委中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两次研究平台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先后五次听取“互联网+监督”工作情况汇报,平台正式上线后,第一时间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并经常查看调度平台运行工作。二是责任压实。按照“市委是设计员、政府是施工员、纪委是监理员、部门是信息员”的职责定位,将平台建设责任落细落实,经常督查督办。紧紧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明确各县区、乡镇党委书记为本级“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承担平台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照责任分工,将责任分解到岗到人,每个单位有领导分管、有岗位承接、有专人负责。三是靠前指挥。“书记工程”书记抓,平台建设有困难找书记,各级党委“一把手”亲自协调处理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对部分县区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对一些财政独立预算的二级单位数据录入无账号而主管部门配合不积极的问题,市委书记亲自过问,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了平台建设平稳有序。
二、政府主建。市政府将“互联网+监督”工作当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的一项有效举措,主动担负起平台建设运行的主要职责。一是加大支撑力度。市政府在组织领导、人员力量、技术支撑、经费保障等方面,为平台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确保平台建设没有后顾之忧。二是加快建设节奏。4月7日,即在全市启动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周碰头、月例会制度,先后四次召开推进会,全力推进重点环节工作。三是加强宣传应用。平台上线运行后,永州市在全市启动平台运行集中宣传活动,要求全市所有公职人员和村干部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在政府网站建立链接,架设大型户外广告、张贴宣传海报、印发宣传单、推送宣传短信等方式,最大程度扩大平台知晓率,提高平台使用率。截至12月7日,全市平台接到投诉12起,均已受理核处。
三、纪委主推。市、县区纪委统筹调度有序,督促推动有力,为平台建设运行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一是挺纪在前。市纪委印发《关于在“互联网+监督”工作中严明纪律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列出了“互联网+监督”工作“问责十条”。二是督导跟进。采取县区交叉督查、现场核对财务资料、线上抽查等方式,对数据录入等各重点环节开展了多次督查。市纪委在县区互查的基础上,采取在线督查等方式进行二次抽查,印发督查通报3期,发现问题10类53个,有效保证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三是追责有力。市纪委按照“一指导二整改三追责”的步骤,对平台建设工作全程跟踪问效。10月26日,市纪委对自查勘误不到位的市国土资源局等11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并逐一发函责令整改。
四、部门主管。各职能部门认真落实责任分工,主动沟通协调,实行专人专抓,快速推进平台建设。一是紧密协作制定目录。财政部门紧密对接资金主管部门,及时制定《民生资金项目公开目录》发给各资金使用单位,汇总编制《资金拨付去向表》,为采集数据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严谨准确采集数据。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了数据采集审核流程图,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市县两级353个工作部门、179个乡镇(街道)、3229个村(社区)按照业务培训、现场督导、集中录入、全面审核“四步走”,逐笔对照原始财务资料仔细录入、比对审核数据,“严准实”地采集录入数据。省平台项目组反馈的3个数据疑似问题均已勘误修改到位。三是规范细致全面公开。将“互联网+监督”平台公示的资金和村级财务情况,同步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实现“网上可见、手机可查、张榜公布”,确保每一个民生项目、每一笔民生资金在县乡村三级可逐级核对,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四是明晰职责致力长效。平台运行后,各部门“互联网+监督”工作机构不散,分工更加明确,各级纪委、政务服务中心、财政、扶贫等平台运行主要责任单位职责明晰,资金监管等部门各负其责,有效保证了平台的高效运行。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