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向形式主义“假扶贫”开刀

“我根本没想到就因为搞错几个贫困户身份证号码会挨纪律处分,这次教训非常深刻。”近日,古丈县高峰镇村干部向某某因自己扶贫作风不实,出现“假身份”贫困户而付出的代价懊悔不已。
去年以来,古丈县纪委打响一场剑指形式主义“假扶贫”的突击战,对“假身份”“假资料”“假程序”“假产业”“假帮扶”等作风问题,加大“一案双查”力度,严肃追责问责。截至目前,已就此类问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8人,诚勉谈话57人,约谈115人,通报批评12人。
以“假资料”套取危房改造补助,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坪坝镇叭喇村党支部书记龙某某用梁某某等3户虚假的危房改造资料,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0000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坪坝镇政府干部杨某某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时,不认真履职,未到现场验收,盲目在虚假的项目竣工验收表上签字审批,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以“假程序”走过场,损害的是老百姓对精准识别的公信度。岩头寨镇岩头寨村党支部书记张某某在精准识别工作中,对村民代表产生把关不严、建档立卡户识别评定操作程序不规范,导致2户符合条件的农户未能及时纳入贫困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以“假产业”套取产业扶持资金,既破坏产业发展,也影响扶贫成效。岩头寨镇岩头寨村原村主任翟某某因工作失职,对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虚列产业名目进行产业报账,造成产业帮扶资金被套取,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古丈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王为军表示,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实质上是假扶贫,是懒汉行为,绝不能让形式主义拖扶贫后腿,一定要让形式主义‘假扶贫’付出代价。要聚焦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假扶贫”的突出问题,坚持靶向发力,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古丈县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