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以“清、实、好”问诊基层扶贫领域“微腐败顽疾”

“泸溪县解放岩乡已用村截留村民危房改造资金用于村级开支,已用村党支部书记张某、时任村主任向某、村秘书金某对此应负直接责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近日,泸溪县纪检监察公众号通报的基层“微腐败”案件引发众多微友点赞。
该县纪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清、实、好”问诊基层扶贫领域“微腐败顽疾”, 以“双清行动”、扶贫领域“三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农村亮化工程清理行动、农村危房改造专项整治行动为切口,精准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自去年以来,全县共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58条,立案审查137人,党政纪处分141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收缴违纪资金93.92万元,清退群众资金48.01万元。
以“责任清”进一步压担子打板子。 该县以“责任清”层层压实“两个责任”,让党员领导干部担责尽责。该县纪委完善履责约谈、述廉述评等工作机制,细化班子成员管党治党责任,实行县级领导、纪委领导联乡责任制,确保“两个责任”落地落实。自去年以来,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14个单位28名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通过压担子打板子,释放了“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以“工作实”进一步严纪律勤督查。该县出台了《泸溪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对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十种情形”进行严肃问责。县纪委抽调150名工作人员成立3个巡察组。开展精准扶贫领域专项督查巡查193次,问责党员干部175人,诫勉谈话17人,纪律处分24人,移送司法2人。
以“效果好”进一步控源头息信访。该县纪委在全县147个村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构建基层“大监督”格局。并按照一村一群原则建立147个村权监督群,按月及时将村务监督月例会召开情况、村务、党务、政务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按月摸排信访源头,按月化解信访问题。据统计,目前共受理涉纪信访件共103件,同比下降18.3%。同时,按照一个案子、一个领导、一抓到底的原则开展信访件“清仓见底”行动,10个纪委班子成员带件下访,办结积信积访13件,息诉息访率为100%,为35名被错告党员干部公开澄清问题,在全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泸溪县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