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互联网+监督”助力“小微权力”阳光运行

自2017年11月14日省市县三级“互联网+监督”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以来,新化县统筹谋划、积极作为,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督”平台工作,并将其与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工作有机结合,清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扎实推进信息数据采集。及时更新民生项目资金数据,截至5月7日,资金项目数量128个,资金来源数量59个,资金去向数量14个,项目发放数量88个,个人发放数量360149个,项目公示数量481个。及时上传村级财务数据及原始票据,全县财务收入表16707个,财务支出表27439个,支出发票笔数16261笔,发票数量74940张。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做到进度一天一通报,对进度滞后乡镇经管站人员和县直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确保各单位将2017年全年度和201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村级财务数据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着力提高平台关注度。持续通过村村响、电视台、村务公开栏、网络、宣传车等方式提高群众对“三湘e监督”的关注度。3月底,印发《关于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工作致全县人民的公开信》17万余份,张贴、悬挂宣传标语2000余条,发动群众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湘e监督”,务求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实现全民参与、全面防控、全程监督。《公开信》、宣传标语迅速在广大群众中掀起一波关注村级财务的热潮。
及时处置投诉举报。截至5月7日,共收到问题投诉161件,已受理161件,已处理交办核查160件,剩下1件正在抓紧督促核查。绝大多数投诉举报涉及村级财务。根据平台投诉线索,该县立案查处了孟公镇桥头村违规套取高速公路征迁补偿资金案。
调查核实问题线索。据了解,该县通过大数据比对问题线索共283条,其中疑似贫困户有房线索117条,疑似贫困户有车线索166条。经调查核实,264条符合贫困户条件,其中非建档立卡贫困户5条,18条不符合贫困户条件或精准识别时未按规定处理。目前,有关情况已上报市“互联网+监督”办公室。(新化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