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今年来,隆回县纪委监委在省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整合监督执纪力量,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1-5月已立案审查217件,同比增长210%,其中扶贫领域立案审查105件,同比增长337.5%,移送司法机关13人,追缴清退违纪违规资金39.69万元,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法纪和社会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抓队伍,搞好一体化建设。为了整合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资源,县纪委坚持外联内合。一是理顺机制,坚持同向发力。与审计、财政、驻村办等监督检查部门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协调联动机制;与县扫黑办、县公安局等部门建立“扫黑除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机制;在全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各级作风办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作为专项监督检查重要内容。二是归口管理,全委一盘棋。我县采取“一单四制”(责任清单,包案制、审批制、反馈制、通报制),加强对巡视信访交办件的办理,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一律提级办理,出台了《隆回县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督办,集中机关和派驻纪检组工作力量,组建7个快查快结组包干办理。三是网格化管理,完善责任体系。14个派驻纪检组对驻在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纵向监督,24个乡镇纪委和572个村支部纪检委员对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横向监督,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四是巡察机构机动灵活监督。中央第八巡视组指出七江镇扶贫领域作风不实的问题后,县委巡视组立即对七江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针对省委第三巡视组交办信访件的办理情况,3个巡视组分片督促整改落实。
二、抓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坚持通过抓好“党政主要领导、村支两委主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伍”这个“关键少数”来管理、带动、警示、鞭策“大多数”。一是紧盯领导干部。制定《隆回县在职县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隆回县脱贫攻坚问责追究办法》《乡镇党政正职脱贫攻坚工作问责规定(试行)》,以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按时间节点督查工作部署、推进情况、完成效果。二是紧盯村主干部。为了把压力传递到最前线、舆论宣传到最前线、问题发现在最前线,我们将监督哨放到最前线,进一步加强配备村级党支部纪检委员,全县572个村居选配党性强、素质高的党员担任纪检委员。三是紧盯驻村队伍。修订完善了《隆回县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对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多轮式、滚动式、点穴式的明察暗访,督查情况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对不符合要求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坚决召回,并追究派出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三、抓惩处,保持高压态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上积极作为。对凡是涉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一律通报、一律督办、一律清理严查、一律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对相关责任人打其要害、戳其痛处,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让想在扶贫资金中“浑水摸鱼”的人多掂量掂量;让在扶贫资金中已经“得手”的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是突出重点。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进行问责。如高平镇对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不重视、整改进度缓慢的问题,对高平镇党委副书记李某立案审查,对镇党委书记龚某、镇长隆某诫勉,同时,镇党委书记在全县决战脱贫攻坚暨“转作风、摸实情、抓整改、促提升”工作推进会上做表态发言。二是聚集焦点。围绕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医保、易地搬迁等民生领域深入开展监督执纪。如六都寨镇石峰村支部书记王某仁、村主任杨某利用职务之便,伙同贫困户王某坚、非贫困户谭某华采取调包的方式骗取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专项资金8.4万元的问题,除追究相关人员的纪律责任外,并将4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二是盯紧难点。盯紧多次群访、多次调处无果的案件进行查处。对桃洪镇老银村党支部书记肖某桂涉嫌侵吞公款、贪污、骗取财政资金的问题进行查处,县纪委成立专案组,调查组成员通过2个多月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取证,将信访件中的12个问题逐一核实,给予肖某桂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我县已点名道姓通报7期12件典型案例,同时在三湘风纪、邵阳廉政网公开曝光,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作用。
四、抓公开,“互联网+监督”促规范。县纪委加强“互联网+监督”的宣传推广,在沪昆高速、320国道、219省道、县道的醒目位置张贴大型广告,发送落地短信160万条,印制6.2万册三折页发放到贫 困户中,要求全体党员、国家公职人员、村干部、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贫困户关注“三湘e监督”微信公众号。一是公开效果明显。238项民生项目资金和572个村居财务全部公开。2017年至2018年5月,全县各民生资金主管单位录入系统数据23.64亿元。扶贫项目、资金计划、572个村居财务全部在“互联网+监督”平台公开,群众随时可以查询,同时开展2012年至2017年村级财务大清理大整顿,倒逼村级财务规范。二是比对效果明显。自主扩展省平台比对系统,将国家公职人员信息库与扶贫系统20.9万建档立卡对象进行比对,发现1689人疑是“四类人员”,通过三联交办,一联交县扶贫办组织整改、二联交乡镇纪委监督整改和追责、三联交纪检监督室进行再检查再监督,已清退识别不精准1175人,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了问责程序。与低保系统进行比对,清退63人。三是办理效果明显。截止目前,受理投诉127件,已处置126件,还有1件正在核查中,县纪委要求办理单位一审、牵头单位二审、责任领导三审才能报结,从县纪委的回访情况看,群众对办理情况满意度较高。
下一步,我们将集中精干力量、进一步凝心聚力,切实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