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抓早抓小 擦亮扶贫领域监督探头

寿星街社区“叭叭车”领取人周某去世后其家属未到社区申报,多领了一个月的“叭叭车”补贴, 纪检专干督促民政专干多方打听找到周某儿子,及时追回资金。
湘春路社区社保专干对民生资金核查中发现辖区居民李某办理退休一个月后仍在享受住房补贴,纪检专干与社保专干一同上门追回多发放的住房补贴金……
近年来,开福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抓早抓小,擦亮扶贫领域监督探头,准确把握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定位,针对扶贫领域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履责情况,积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从源头预防扶贫领域问题隐患,助推扶贫领域作风严实治理。
以案为戒,廉政教育“早”。年初将扶贫领域案例作为反面“活教材”在干部职工大会上通报,让干部明白违纪耻辱,让个别“望风者”收敛收手,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早打招呼,提前预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明底线、知敬畏,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筑牢廉政思想防线。
拓宽渠道,对症下药 “准”。盯紧扶贫领域政策落实、项目推进、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对低保、残疾人专项补贴、惠民、计生奖扶等重点资金 “对症下药”,把握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违规开支挥霍浪费等重点问题类型,进行专项督查。与此同时,重点围绕扶贫工作中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及时掌握并处置问题线索。
严肃纪律责任,结果运用“实”。按照动态监督工作制度的要求,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重点单位和部门排查的问题线索及时整理汇总,对工作中发现轻微失误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对干部及单位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同时,注重结果运用,谈话函询结束后,对谈话函询对象进行回访教育,并与干部考核任用相结合,做好、做实谈话函询的后半篇文章。(开福区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