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扎紧“小微权力”笼子

近日,双峰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下发了《双峰县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文件,标志着该县建成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机制进入了“倒计时”。近年来,双峰县村(社区)干部“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易发频发,村级“小微权力”缺乏有力有效监督是根本原因。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机制是对“微腐败”的“开方治病”,是双峰县深入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年”活动的重大举措,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又一利剑。
为从源头防控村级“蚁腐”、“蝇贪”和不良作风,县纪委监委作为全县“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的主导部门,加快扎紧管控全县村级“小微权力”的制度笼子,在2017年11月份全市“村级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按下“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积极争取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县村级“微权力”风险防控工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到涟源市学习“取经”,推动县委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村级“微权力”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于2017年12月22日召开了全县动员大会,制定了村级“微权力”风险防控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精心耕耘青树坪镇和梓门桥镇两块“试验田”。
全县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清单实现了对村级权力监督全覆盖,纳入村级权力共31项,涉及组织部、经管局、民政局、国土局、卫计局等10个与民生息息相关部门。
县纪委监委经过前期周密“投入”,正紧锣密鼓推进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尽快“投产”,将通过出台《双峰县关于加快推进“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召开全县推进会,开展县乡村三级培训,广泛宣传发动,完善硬件设施,进行数据录入,试运行和正式全面运行等措施,推动全县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机制落实落地、见行见效。(双峰县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