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双峰:聚焦精准 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组合拳”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8-08-01 11:54 来源:三湘风纪网

    双峰县纪委聚焦主责主业,精准传导压力、精准监督检查、精准严处问责,全力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组合拳”,为脱贫攻坚战精准护航。
    一、构建追责体系,精准传导压力。一是严格执行《双峰县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按照《办法》规定的7大项43类问责情形,建立了与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及司法机关联合追责查处的工作机制,形成问责合力。二是出台《双峰县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十个一律”》,明确规定对“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变相走样、敷衍塞责、形式主义”等10类违纪违规情形,一律立案查处,营造执纪审查高压态势。三是印发《双峰县乡镇(经开新区)党政正职脱贫攻坚工作问责规定(试行)》,明确对乡镇党政“一把手”8类问责情形,压实乡镇(经开新区)党委、政府抓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党政正职脱贫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四是制定《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脱贫攻坚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实施办法(试行)》,细化规范问责情形、问责方式、问责程序、问责权限等,统一问责标准,为全县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落实脱贫攻坚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了依据。同时,严格实行履责报告制度,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压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
    二、紧盯突出问题,精准监督检查。一是紧盯村级财务。在去年对全县并村前860个村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审计,澄清村级财务家底的基础上,今年由县经管局牵头,组成4个检查组,通过查看乡、村制度建设及办公硬件配置情况、了解具体业务操作流程、查阅会计资料、召开座谈会、电话抽查扶贫资金入户情况、实地察看工程建设情况等方式,对16个乡镇(经开新区)及20个贫困村和重点村的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发现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4个方面的9大类问题。二是紧盯干部作风。县作风办与县脱贫攻坚和扶贫开发联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导航进村方式,对8个乡镇的24个贫困村及3个非贫困村的县直驻村单位全职帮扶人员和乡镇联村工作组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线索5起共7人。三是紧盯扶贫资金。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4个扶贫资金专项检查组,由县纪委驻财政局、农业局、交通局、人社局纪检组组长任检查组组长,重点围绕意识不强、责任不实、贪污侵占、行贿受贿等六个方面问题,对县财政局等21个行业主管部门和16个乡镇(经开新区)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发现乡镇需要整改的问题线索40处,部门需要整改的问题线索6处,由县联合办督促整改;发出函询3起,交办问题线索初核8起,涉及8个单位。
    三、坚持利剑高悬,精准严处问责。一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成立县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部门单位在工作中发现的脱贫攻坚方面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向县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移送,由该办公室统一归口、分流处置。各级纪检监督机关对脱贫攻坚领域内的违纪违规案件,第一时间优先重点从快从严查办,并及时将查办情况报县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1至6月全县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线索111条,立案46件,查处98人,给予组织处理52人,党纪政务轻处分36人,党纪政务重处分 8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追缴违纪资金 32.4663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0.5681万元。二是查办典型案件。通过抓住问题线索不放,深挖细查,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获得了广大干群的好评。如,查处了中里黑猪产业扶贫项目违规向个人拨付专项资金的问题;青壳蛋鸡生态养殖产业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涉嫌为个人输送利益的问题;电商扶贫项目中涉嫌套取资金的问题;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嫌围标串标的问题。三是持续通报曝光。充分发挥查办典型案例的综合效果,切实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上半年共发出扶贫领域典型案件党内通报6期,通报典型案件30件,涉及51人;公开通报曝光5批,通报典型案件22人,涉及36人。(双峰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