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坚持“五抓五有”,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今年以来,新化县坚持“五抓五有”,强力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抓部署有高度。接连下发《新化县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暨“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工作方案》《新化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负总责的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机制。
抓督查有硬度。坚持督查到村头,巡察到地头。每月督查20余个村,其中夜间督查不少于5个村。发现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进展不力,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工作严重滞后,“两个服气”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297个,移交问题线索110条,反馈整改问题282个,立行立改6个。
抓推进有精度。坚持教育整顿活动与业务学习两手抓,两促进,有效提升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水平。一是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年”活动。以解决全县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纪律作风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大教育、大查摆、大整改。二是狠抓扶贫工作业务学习。对全县687名新任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分两批次开展为期一周的封闭式任前廉政教育。组织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近2万人参加脱贫攻坚政策业务知识考试。举办全县“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专题培训班,并层层培训到村组,实现培训全覆盖。
抓惩处有力度。出台《新化县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高悬问责“利剑”,对扶贫领域的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2018年上半年,全县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4起,党纪、政务处分64人,组织处理37人,追缴违规资金87.32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4.58万元,通报曝光39起113人。
抓源头有深度。出台一系列制度,初步建成全县“互联网+监督”信息平台,加快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与“互联网+监督”平台的深度融合。自2017年12月“互联网+监督”平台正式开通以来,全县共受理问题投诉167件,已交办核查回复满意166件,余下1件正在进一步督促核查。投诉举报涉及金额624.1万元,投诉属实予以整改的52件,核实查处了孟公镇桥头村违规套取高速公路征迁补偿资金案件,已立案审查8人,追缴资金49.64万元。(新化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