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四查”法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86条

“十分感谢纪委同志,把我的2000元危房改造款追回给我。”7月26日,双牌县泷泊镇牙山村村民徐某对镇纪委主动排查问题线索、不折不挠调查核实的精神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双牌县纪委监察委坚持问题导向,在畅通信访渠道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地毯式自查”、“交叉式督查”、“重点式抽查”、“解剖式调查”四种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对近年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大清盘、大起底、严处置,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地毯式”自查,主动“找”问题。5月,双牌县各扶贫部门、单位对照“四个意识不够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项目实施不规范”等六大类32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了“全覆盖”“地毯式”自查自纠。通过自查自纠,主动“找”出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列出整改清单,立行立改、边查边改。
“交叉式”督查,细致“寻”问题。7月8日至20日,双牌县纪委成立12个督查组,由乡镇纪委书记带队,抽调各部门业务骨干,明查暗访,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交叉督查,重点督查各乡镇农村水利道路工程项目、产业扶贫项目、干部作风、村务公开等8大类29项工作情况。“交叉式”督查采取“抽签定地点”和“四直两不”方式进行,看现场、访群众,获取一手资料,避免人情干扰,全面细致查找问题。
“重点式”核查,深入“挖”问题。在各主管部门自查自纠、督查组交叉督查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响大、项目资金多的民生工程领域,双牌县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农业、城建国土、交通环保五个工作组,由县级领导带队,对重点项目、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核查,深挖问题,确保线索不遗漏。
“解剖式”调查,严肃“究”问题。严格管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分类台账,对涉及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转交办情况严格督促检查,明确监督执纪问责者的责任。一经调查核实,坚决严肃处理,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又追究主要负责人及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对于典型案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查找监管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今年来,县纪委监察委共下发监察建议书7期,提出切实整改建议,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截止目前,双牌县共梳理排查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86条,受理信访举报39件,立案3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组织处理37人次,追缴资金122.8万元。(双牌县纪委监委 周幻 周宏志)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