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念好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查处“三字经”

今年以来,新宁县纪检监察部门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念好“找、问、查”三字经,精准发力,深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扎实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畅通渠道“找”线索。畅通群众举报线索渠道,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利用官方公众号发布监督执纪问责信息、在全县乡镇和重要路段场所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引导群众监督举报。印发扶贫领域工作通报10期、悬挂横幅200余条、设立举报箱300余个,发放各种涉农、惠农政策以及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宣传资料15000余份;在全县各乡镇和县直机关单位设立“互联网+监督平台”终端处理50多个,从而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监督举报的积极性,有效解决群众信访难的问题。目前,该县纪检监察部门已调查处理扶贫领域突出信访问题226件。
公开接访“问”线索。定期开展大接访活动,县主要领导亲自在县城公开场所及乡镇和重点村开展公开大接访。乡镇、县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同步跟进,直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向群众问线索,变坐等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同时,在16个乡镇299个村(社区)以及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设“接待中心”300余个,1-7月,开展各级各类接访活动200余次,共接待群众来访1600余人次,解决群众信访问题168件。
主动出击“查”线索。通过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财务检查、上门走访、专项巡察、联合检查等方式开展线索集中排查。按照“县巡察到乡、延伸到村”的巡察工作要求,县委巡察组按期对相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巡察,今年已开展了4轮巡察,对9个县直机关和6个乡镇开展了巡察;同时,不定时从审计、财政、农业、水利等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建检查组,分系统分领域,重点检查各级财政安排的危房改造、雨露计划、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低保等领域的享受资格条件及资金申报、审批、拨付、使用等情况。1-8月,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17个,责令相关乡镇和县直部门限时整改问题6个;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44件,4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组织处理109人。(新宁县纪委监委 余达)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