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常德:纪委三举措确保民生资金安全落地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8-10-15 17:18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来,常德市纪委市监委紧盯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持续强化对民生资金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确保民生资金安全落地。1至9月,全市共立案查处民生资金领域违纪违法问题324起,处理处分869人,追缴违纪资金1273.8万元。
    一、加强公示公开,实现群众监督“零距离”。 一是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公开。全力推进“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依托平台大数据分析优势,解决民生资金领域腐败问题。制定了标准统一的公开目录,其中市本级编制了民生项目目录清单260项。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公示村级财务收入表65063张、涉及金额42.48亿元,公示财务支出表150875张、涉及金额40.3亿元,公示发票数量395542张,实现了民生项目资金和村级财务数据全公开。通过平台数据比对,全市比对发现疑似问题线索3251件,查处242人。二是运用“清风连心桥”村居事务微信监督群公开。2017年9月,武陵区采取“一村一群一员一户一人”的“五个一”模式,在每一个村 (社区)都建立一个微信监督群,将村(社区)财务事务、民生资金使用、民生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公开,实现群众“零距离”监督,让民生资金“晒”在阳光下,避免优亲厚友和暗箱操作等行为的发生。目前,“清风连心桥”村居事务微信监督群正在全市范围推广。三是运用传统渠道公开。督促各地各相关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政府网站、村务公开栏、宣传手册等方式将危房改造、低保、社保等涉及民生资金发放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户到人,将民生资金的申请条件、评选程序、资金发放等全过程进行公开,使群众了解整个流程,避免优亲厚友和暗箱操作等行为的发生。
    二、突出监督重点,增强民生资金监督实效。一是紧盯重点项目。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对民生资金监督管理情况深入开展督导检查,坚持每季度委领导带队开展“蹲点式”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低保、惠农资金等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发放情况。前三季度,督导检查共计发现民生资金领域相关问题116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问题96件。二是紧盯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全程参与相关单位民生资金立项、评审、发放全过程,督促相关单位严格执行民生资金分配集体决策制度,防止出现个人权力滥用影响民生资金公平分配的问题。如,2017年全市人社系统支出民生资金约168.9亿元,针对该系统民生资金项目多、数额大、监管难的问题,市纪委市监委派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采取事前报告、事中参与、事后抽查的方式,加强对民生资金的全程监督,并经常性查阅资金管理账目、组织资金接收方座谈,全面了解掌握民生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确保资金安全落地。三是紧盯重要岗位。利用例行谈心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约谈和“两同时”谈话等方式,对涉及民生资金领域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提醒。特别是通过开展“两同时”谈话,在部署民生资金领域相关工作的同时,领导对下属提出廉政风险点和廉洁纪律要求,提醒干部民生资金“奶酪”动不得,从思想源头上消除隐患。2018年5月,对8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约谈,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罗翠林指出了民生资金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要求相关单位找准薄弱环节,认真举一反三,切实整改到位。
    三、严肃执纪问责,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一是开展专项巡察。结合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着重发现并查处民生资金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今年来,通过专项巡察发现民生资金领域问题线索16件,处理去年以来专项巡察发现的民生资金领域问题线索61条,立案63件,处理93人,其中组织处理6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人。二是坚持“三级联查”。对民生资金领域上级交办或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线索,一律实行市县乡纪委“三级联查”,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负责,严格标准、统一尺度,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今年来,通过“三级联查”,对6起问题线索给出了立案或加重处分的建议。三是实行“一案双查”。对民生资金领域出现的重大腐败和作风问题,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今年1-9月,全市因民生资金领域相关问题问责158人。四是强化通报曝光。坚持内部通报和媒体曝光相结合,采取每月定期通报、重点问题集中通报、典型个案专题通报等方式,对民生资金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及时通报曝光。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公开通报曝光民生资金领域典型案例7期34起73人。(常德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