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冷水滩:织牢扶贫资金监管“防护网”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18-10-17 09:09 来源:三湘风纪网

  “潘某任力塘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侵占群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987.5元,未将修建村级公路工程、水库等资金收入开支向村民公开公示。经研究,给予潘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近日,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力塘村村支书潘某因违反廉洁纪律,违反群众纪律被通报引发村民热议。为保障扶贫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冷水滩区多措并举,着力构建扶贫资金监管长效机制,织牢扶贫资金监管“防护网”,管好用好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保命钱”。

  完善监管制度。冷水滩区制定出台《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管理办法》《涉农资金公开工作责任倒查追究制度》等文件,按照“谁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明确了各部门、单位的资金管理职责及责任追究。要求各部门、单位上下联动,严格把关,消除“盲区”,堵塞漏洞,将扶贫领域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让扶贫资金真正发挥最大效益。

  规范资金管理。严格扶贫项目资金报账制度,设立财政报账专柜,实行扶贫资金专户、专人、专账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分类施策清理闲置扶贫资金,做到实时监控、实时预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公开机制,实行四级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全区176个村将村级财务收支、惠民资金使用等情况全部同步至“互联网+监督”平台,截至10月,冷水滩区“互联网+监督”平台录入民生项目179项,资金5.5亿元,公开村级支出发票5.15万张,全区村级财务发票上传率达100%。

  强化监督检查。坚持不定期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扶贫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进行复验和抽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以整改补“短板”,以整改促提升,切实落实整改,并追根溯源,深入剖析问题成因,不断改进管理和完善政策制度,扎紧制度笼子,切实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责任追究。建立扶贫资金监督考核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在扶贫工作和扶贫项目实施中失职失责的乡镇、村和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严肃问责。对资金使用过程中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一律从严查处。1-9月,全区共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94条,受理举报436件,立案62件,查处48人,上缴财政资金90.81万元,退还群众资金81.59万元。(冷水滩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