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开展“1+5”履责督导 筑牢村级小微权力线上线下立体监督网

自9月20日全市召开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推进会议后,娄星区从“小”处着眼,从“微”处着手,从“实”处着力,主动找差距,积极补短板,扎实抓整改,部署启动“1+5”履责督导,筑牢线上线下立体监督网,推进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一、提高政治站位,织密“监督网”。坚持党委挂帅,咬定主体责任不放松。9月28日,区委书记对6个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的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进行暗访,直指问题不足,并当面交办、限时整改。9月29日,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传达全市会议精神,听取前段工作汇报,通报9月28日暗访情况,要求各级各部门充实人员力量,保障工作经费,思想更加重视,责任更加压实,水准更加提升,时间更加抓紧,督查督考更加严格,追责问责更加严厉。
二、坚持目标定位,抓住“关键点”。坚持挂图作战,进一步倒排时间,近身紧逼,为各级各部门定章定时定责。制定出台《娄星区关于加快推进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方案》,紧紧围绕“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这条主线,进一步明确全区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平台上线运行“零差错”,村务公开栏规范管理,线上线下同步公开的工作目标,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严管小微权力,严惩小微腐败,让小微权力发挥大作用,铲除“蝇贪”滋生的土壤。
三、履责督导到位,拉紧“责任链”。坚持问题导向,严督严查,实督实查,做好“公开”文章,念好“监督”字决,从要我公开变为我要公开,从你要监管变为请你监管。全区组建了40个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1+5”督导组,并组织210名督导组成员进行专题培训,为督导履责“蓄能充电”,确保各督导组认识高、措施实、纪律严。“1+5”督导,即1名区级领导挂点联系1个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及相关负责人担任督导组组长,从区纪委监委、区财政局、区经管局、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区扶贫办等部门抽调5名同志,对全区204个村(社区)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分片包干监督指导整改,并压紧压实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挂点驻村干部的直接责任,确保在10月25日前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督导结束后,将对全区204个村(社区)的完成和执行情况进行交叉考核打分和站队排名,对工作落实不力、考核排名最后一名的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乡镇街道挂点领导和驻村干部予以追责到人、问责到位。同时将定期对平台数据信息采集和录入进行“点穴式”抽查和“链条式”排查,检查结果作为各单位月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数据录入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的予以扣分并通报批评;对因数据信息错误导致负面影响的,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截至9月底,全区共核查村级工程项目数据125条,发现问题数据49组100个,立行立改67个,限时整改33个。下发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通报5期,通报批评单位107个,追缴违纪资金21万元,问责29人,其中党纪处分4人,政务处分1人,开除党籍1人。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