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深挖“保护伞”,除掉“黑后台”

“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岳阳县的老百姓拍手称快,吸毒、打牌赌博、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一些违纪违法现象少多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是城南社区易爹的亲身感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岳阳县纪委监委出实招、强手腕、硬纪律,深挖“保护伞”,除掉“黑后台”,扫黑除恶效果明显。
深挖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今年以来,县纪委案管室、信访室均已建立专项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台账,并将台账定期更新、汇总、督办、上报。今年县纪委共受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8条,信访室受理4条,案管室受理14条,经线索专题处置会议排查,了结3条,初核15条。向县扫黑办移送问题线索1条。受理实名举报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0条,办结7条,除关于反映李某有关问题线索因举报人病故无法回复外,其余办结的6条均已向举报人反馈处理情况。
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今年来,收集、汇总了公检法近几年已侦破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台账,并按照纪检监察室联系范围分办至各纪检监察室进行线索摸排,深挖“保护伞”和腐败分子问题线索。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15条,其中群众身边涉黑腐败问题线索14条,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线索1条,杨某波、彭某华2人立案,处分1人,2018年9月杨某波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建立涉黑涉恶规章制度 。双向移交机制,政法机关和纪委已建立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交机制。案管室组织党风政风室、检监察室与县扫黑办定期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联席会议,针对线索移交和对接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专题研究。规范处置机制,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单列纳入信访受理范围并规范受理、处置等流程。明确要求受理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向主要领导汇报,并2日内分办至纪检监察室,纪检监察室在收到线索之日起7日内提请书记办公会进行问题线索排查,严格按照线索专题处置会议确定的方式进行处置问题线索。线索移交及反馈,截止目前,县委巡察办向县扫黑办移交涉黑涉恶问题线索2条,县扫黑办向县纪委移交涉黑涉恶问题线索7条。县纪委向县扫黑办移交一乡镇村主任彭某华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目前县公安局已对彭某华立案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岳阳县纪委监委 彭六良)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