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区:抓深做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近日,南岳区纪委监委对1起履行扶贫工作主体责任不力的问题进行立案,一位扶贫行业部门的“一把手”因其下属发放扶贫项目补助资金不及时、不精准,将受到党纪处分,再次彰显了该区严惩扶贫领域不正之风的坚定决心。今年以来,南岳区纪委监委聚焦主业主责,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做,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宣传发动无死角。该区制定印发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的工作方案,区、乡(镇)、村(居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层层召开了专项治理动员会,采取张贴公告、党务政务公开栏专题宣传、悬挂宣传横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工作队员入户分发资料并面对面宣讲等方式,做好常规宣传。充分运用区电视台、区党政门户网、寿岳清风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辟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专栏,及时宣传上级有关工作要求以及本区专项治理工作动态。10月底,该区专项治理办公室印制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调查问卷》,由驻村工作队入户送到贫困户手中,以密封方式回收,精准评估贫困户对全区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直接获取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营造了全民参与、全面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治理的浓厚氛围。
责任传导不断档。该区明确了34个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工作信息、问题线索月报告制,将情况进行逐月汇总通报,对零报告的单位严厉问责,各单位的专项治理开展情况纳入全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绩效评估内容。区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专项治理工作例会,加强问题线索共享和工作调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大规模的工作推进会,不断补短板,策后进,提升整体合力。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和工作纪律的意见》,对五个方面19个具体情形进行严厉追责问责,强化党员干部“扶真贫、真扶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1-10月份,因落实专项治理工作主体责任不力,该区的19个单位被通报批评,一乡一镇的纪委书记被专题谈话,2名驻村工作队队长被约谈。
线索摸排全覆盖。建立了“信、访、电、网”四位一体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举报渠道,开展了全区信访积案大排查,移送涉及扶贫领域信访案件8件。及时更新“互联网+监督”平台各栏目的内容,积极运用后台数据碰撞发现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通过举办“互联网+监督”知识微信有奖答题竞赛等举措,引导更多群众熟悉使用平台,提高参与监督、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督促乡镇和扶贫行业单位开展自查自纠,研究制定了全区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整合了区纪委监委、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区委组织部驻村办、区扶贫办的力量,成立了脱贫攻坚专项督查领导小组,建立了半月一次的常态化督查机制,今年来,共印发扶贫领域督查通报8期,下达整改督办函52件。10月份,该区启动了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围绕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内容,开展“纵向监督”。切实发挥巡察“显微镜”、“探照灯”的作用,组派2个专项巡察组认真开展了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19件,移送区纪委监委核查处理4件,助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惩治问责零容忍。该区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台账式管理,分类处置,月底开展问题线索“回头看”,对未办结或办理不到位的 ,及时督办。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咬耳朵、扯袖子等方式进行教育提醒;构成违纪的,严肃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坚持“一案三查”,对扶贫领域发生的违纪违规的问题,一查当事人的直接责任,二查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三查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对排查出来的重要问题线索,通过专班专查、提级办案的形式,集中攻坚,快查快结。1-10月份,南岳区发现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91件,约谈提醒15人,诫勉谈话2人,立案4件,结案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追缴违规资金 0.68万元。对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一律在党政门户网和寿岳清风微信平台第一时间通报曝光,并印发案件通报至全区各单位,用身边人身边事为全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区纪委监委 刘芳 )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