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挺纪亮剑除蝇贪 全面从严夯基石

党的十九大以来,北湖区深度聚焦“微腐败”现象,既坚持行之有效的既有做法,又与时俱进探索标本兼治的新招数,持续打响“蝇贪歼灭战”,坚决清除各项惠民政策和各类惠民资金落实落地的“拦路虎”,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一)出新招,打造“智慧监督”平台。统筹抓好“互联网+监督”平台的推广与运用,不断提升群众对平台的关注度、信任度。平台上线以来,全区共分类处置平台投诉举报13件,已全部办结回复,部分属实3件,责令整改1件,督办整改白纸发票报账及财务手续不规范等问题5个,1个乡镇、2名责任人因村级财务数据未及时上传“互联网+监督”平台进行公示问题被问责。依托“三个一体化”建设,统筹协作片区监督执纪力量,对平台比对发现的11条贫困户疑似违规拥有车辆问题线索开展联动核查、对标整改,立案1件,问责3人,开展谈话提醒1人次,拟取消贫困户资格3户。完成市、区下发的平台数据碰撞比对工作计划12期,碰撞比对项目85个,共发现疑似问题线索772条,查实312条,追缴违纪资金6.23万元,对民生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失职渎职问题启动问责程序,问责5人,开展谈话提醒1人次。
(二)出狠招,巩固“不敢腐”的震慑。用好专项整治“手术刀”直击病灶,区委持续深入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专项活动。2018年1至10月发现“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24个,受理举报29件,立案32件;办结19件,查处2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追究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党组织5个、领导干部1人;追缴资金40.34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84万元;下发典型案例通报4期。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20个,受理举报7件,立案10件,处理14人,追缴违规资金17.5万元,下发典型案例通报4期。针对专项审计、纪律审查发现的精准识别不准等问题,区扶贫办连年组织开展“精准识贫专项清理”行动,认真做好“四类人员”核查和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在今年开展的专项清理行动中,减少贫困户155户581人,其中清除“四类人员”32户125人,持续放大了执纪审查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出实招,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把整章建制贯穿民生资金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始终,坚持边整边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注重将整章建制与运用“1+X”执纪形式结合起来,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通过查处一例案件,剖析一类问题,健全一套制度,规范一片管理。区纪委以19起精准识别不准违纪案和区委驻原万华岩镇张家坪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严重违反廉洁纪律案为重点进行深度剖析,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完善《北湖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北湖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北湖区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20余个,进一步补齐制度“短板”,压实民生资金监管责任。健全完善村务完全公开机制,启动“亮栏”行动,在全市率先建成标准化“村务公开栏”,点亮村务、晒出“家底”,重点把控基层党风政风监督。通过以案促改、整章建制,全方面扎牢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的制度笼子,让惠民措施更“精准”、资金更安全,持续提升群众在正风肃纪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北湖区纪委区监委 许文彬)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