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四个给力”助力专项治理工作

芷江县以“压责任、敲警钟、拓渠道、严问责”四项给力措施,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压责任,制度给力。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芷江侗族自治县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方案,把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列入管党治党、年度述职述责重要内容和绩效考评重要内容,倒逼各级党委(组)书记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推行双重包干工作制度,安排县委班子、县纪委监委班子分别挂点联系乡镇和县直部门,双重包片包干,深入一线督导,面对面传导压力。
敲警钟,宣传给力。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开展警示教育,开展上一堂警示教育课、发送一批廉政短信、观看一场视频曝光、扫描一个监督二维码等活动。全县设置宣传栏364个,设立举报箱42个,悬挂横幅标语332条,廉政芷江公众号推送信息80余条,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下发典型案例通报20期。
拓渠道,措施给力。实施县、乡、村三级联排机制,建立领导包案制度和实行“片区协作”执纪审查模式,通过专项督查、联合检查、双贴一提、县委巡察及纪检干部定点督查等,清查起底问题线索。以“一卡通集中治理”为抓手,全面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大讨论和集中整治年工作,重点治理扶贫领域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不力、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门监管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对2017年以来扶贫投入资金进行专责监督检查,对2018年专项财政涉农资金实现统筹整合。
严问责,处置给力。把发现和解决作风不实、敷衍塞责和对扶贫款伸“黑手”的问题作为治理重点,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清晰、实名举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直查直办,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剖析一起、警示一起,保持执纪审查的高压态势和震慑力。2018年1-10月,芷江县共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件87,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5人。(芷江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