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涟源市:筑牢扶贫领域警示教育防线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8-11-28 10:34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来,涟源市纪委监委坚持教育预防在先,以“四个加强”深化扶贫领域警示教育,为党员干部定好“高线”、划清“红线”、标明“底线”、架起“高压线”。
    加强村级廉政文化教育。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村级多发频发特点,涟源市加强村级廉政建设。一是在该市娄底高新区人和新村建设高标准的廉洁文化广场和廉政教育基地,在全市各乡镇建设村级廉政警示教育室20余处,采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做警示宣传牌,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如人和新村廉政教育基地建成一年多来,已接待1.2万人次参观学习和接受教育。二是将警示教育延伸到“末梢神经”,涟源市纪委搜集整理典型案例32个,编印《村干部“十要十不准”行为规范》4000余册,分发到每一名村干部手中,用以案说纪、图文并茂等形式深入浅出开展警示教育。
    加强典型案例通报教育。建立典型案例动态通报机制,对违反扶贫领域腐败及作风问题,以及其他具有典型性的案件,一律点名道姓通报,通过红头文件、网络媒体等对外发布,公开曝光。今年以来,共通报曝光扶贫领域腐败及作风问题典型案例15批次40起117人,释放了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同时,改变以往单一下发处分决定的做法,每查处一起党员干部在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例,在被处分人所在党支部会议宣布处分决定的同时,都要求同步开展警示教育,使处分决定“一张纸”变为警示教育“一堂课”。
    加强谈心谈话警示教育。出台《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意见》《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党内谈话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谈话对象、内容,以及谈心谈话、提醒谈话、履责约谈、诫勉谈话和谈话函询等五种谈话方式,由市委书记带头,自上而下,一级谈一级,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教育提醒,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如针对乡镇街道、市直帮扶单位以及驻村帮扶队员、帮扶责任人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不力的问题,市委书记约谈单位“一把手”80余人次,市纪委书记约谈单位“一把手”30余人次。
    加强以案促改标本兼治。出台《关于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为目标,督促发案单位抓好案后整改、建章立制,以此警示党员干部不碰“底线”,不越“红线”,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一是市纪委监委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扶贫领域案件进行认真梳理分析,以案件高发、重复发案的系统为重点,筛选典型案件,向案发单位发出以案促改通知书。二是案发单位深刻剖析案件,深挖案件反映出的思想教育、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集中进行整改,健全长效机制。三是市纪委监委开展监督检查,对案发单位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情况、发案原因剖析情况、整改措施落实、以案促改效果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估,跟踪问效,督促提高。截止11月底,已对市民政局、市食药监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6家单位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如督促市住建局针对危房改造问题,市民政局针对项目资金中敬老院管理、民政资金运行突出问题,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针对骗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的问题开展以案促改,堵塞制度漏洞,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涟源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