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产业扶贫基地的“取经人”和“问诊人”

“杨爹,您的樟树港辣椒种植基地流转了多少亩土地?今年创收多少?是如何改良和培育种子的?销售渠道有哪些?淡季是否开展其他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扶贫干部和您研究具体的办法没有?”
“易书记,拦河坝社区的光伏发电项目的银行贷款是否还清?收益分配方式是如何确定的?分配到本村贫困户的占比有没有达到1/3?是否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
“农业局的专家定期到园子里提供技术指导,菜品越来越好;城区专店布点和线上网络销售结合,产品远销长沙、岳阳,信誉越来越好;近年来为周边400名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人均每年增加收入200元。”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湖南百树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国回答说,“你们句句问到了我的心坎上,这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
近期,湘阴县产业扶贫基地的田间地头来了一群虚心的“取经人”和专业的“问诊人”。
“我们是产业扶贫专题督查组的工作人员,请畅所欲言。”亮明身份后,督查组人员细致有序地开展了工作。查阅扶贫手册、审核扶贫资金账目、测量扶贫基地面积、走访扶贫农户、询问扶贫帮扶干部……
据悉,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开展“一季度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后,湘阴县纪委监委迅速行动,按照专题分类研究并制定详细的督查工作方案。针对产业扶贫项目的特点,该委决定从产业扶贫项目立项审批、监管实施、资金拨付、收益分配4个重要环节16个子项开展全程、全面的督查。
为确保督查实效,该委分三步开展工作,第一步全面收集整理资料,建立全县产业扶贫项目信息数据库。现已将该县2015年以来425个产业扶贫项目建立信息数据库,并按照项目时段、项目地域、项目类别、审核部门、帮扶单位、资金拨付等内容分类建立子库。第二步开展督前业务培训,邀请财政、扶贫办、农业、审计、水务、电力等单位专业人员解读政策和专业技术知识,确保问题督得准、查得实、看得全。第三步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实地查勘、现场问诊。11月初开始,该委组织委领导、委部室负责人、派驻纪检组长和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5个督查组,开展第一轮现场督查。
截止日前,该委本轮督查共查阅扶贫手册1323本、审核财务资料3689份、走访扶贫户876人、询问帮扶工作人员297人、现场测量项目用地1470亩,发现问题线索26条,督促整改15项。同时,加大线索排查研判力度,严查快处,对以虚假记录、虚假数据掩盖扶贫措施不力、扶贫效果不佳的湘滨镇易婆塘村党总支书记黄某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该村扶贫专干李某某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湘阴县纪委监委 钟娅)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