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严把三关”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会同县坪村镇大顺村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胡某平虚报套取楠竹新造专项扶贫资金52460元挪作他用,负有主要责任......”在县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中,发现胡某套取专项扶贫资金的问题,2018年10月13日,胡某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这是该县纪委监委紧盯扶贫资金发放管理使用,从严从快查办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一起案例。
今年以来,会同县纪委监委结合“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严把资金管理使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关口,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夯实脱贫成果。
健全制度,把好事前的源头关。今年以来,该县下发了《会同县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会同县2018年脱贫摘帽工作问责办法》等文件,严格执行《会同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以制度的落实从源头上规范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多管齐下,严把事中的监督关。实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多方参与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涉农资金分配、使用透明度。对扶贫项目的名称、资金来源、实施地点、实施单位及责任人、监督电话等信息及时在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公示,让群众清楚,受群众监督。县纪委监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把财政涉农资金作为监管重点,开展经常性和专项性监督检查。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的作用,将全县18个乡镇243个村(社区)所有项目资金全部录入,网上公开“晒”村级财务,村民可以用手机、电脑登录平台了解扶贫资金政策,查询“拨付了哪些扶贫资金、金额多少、花到了哪儿”,以实现更有效、更直接、更便捷地对村级财务事务进行监督,破解扶贫项目资金监管难题。
追责问责,严把事后的惩戒关。该县坚持扶贫领域反腐败无禁区、零容忍,紧盯扶贫资金和项目落实等重点领域,对胆敢伸向扶贫资金领域的“黑手”坚决“亮剑”。对扶贫资金方面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露头就打、打就打痛的高压态势。2018年1月-10月,全县扶贫领域问题立案92起,已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3人,追缴资金84.51万元,退还群众资金 12.8万元。(会同县纪委监委 周汝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