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一督二问三立制 破除扶贫“假把式”

“2008年6月至2017年5月,李某某在任道县白芒铺镇木栅村村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以自己及妻子蒋某某的名义虚报粮食直补面积345.3亩,套取粮食直补资金4729.5元占为己有。2018年2月,李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道县纪委监委通报了3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今年来,道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严查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联合监督,集中查找突出问题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的调查研究。聚焦监督重点,重点围绕农村水利、道路、土地开发与国土整理、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等项目进行监督。采取现场督查、随机抽查、巡视巡察等多种监督形式,对全县369个村(社区)实现监督全覆盖;建立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按照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实现全面精准监督;实行纪委监委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三级联合监督,集中力量,分级负责,一律严查重处,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据统计,1-10月份共开展监督巡查146次,明察暗访52批次,督查单位436个,监督村级重大事务2127件,审核村级财务收入11000.09万元、支出5515.75万元,否决不合理、不合规支出238.31万元。
严厉问责,释放从严从紧信号
制定出台《道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进一步严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律,强化执纪问责,严查扶贫领域中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截至10月底,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96件,问责156人,党纪政务处分66人,诫勉12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追缴违规资金83.82万元,退还群众资金578.07万。同时印发扶贫领域腐败典型案例通报4期,公开曝光13批次36人,召回扶贫工作队队长4人、队员8人。
建章立制,健全治理长效机制
牵头制定《道县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意见》和《道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作风问题1+X专项治理方案》,制作下发了《道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作风问题1+X专项治理指挥平台》,实行挂图作战,统一调度指挥,推动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定期召开县纪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扶贫领域执纪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措施,并将扶贫执纪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体系。
下一步,该县将加大纪检监察干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监督执纪问责能力。还将适时开展“回头看”,每月组建明查暗访组下沉农村基层一线,不定时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监督执纪工作,长期盯住扶贫领域问题整改情况,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立行立改,防止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反弹回潮。(道县纪委监委 何俊宏 文远飞)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