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机动式”巡察打通扶贫领域监督“最后一公里”

近日,衡阳县委扶贫领域“机动式” 巡察组召开巡察意见反馈会,向井头镇、集兵镇、栏栊乡、溪江乡4个乡镇反馈所属麓园村、山峰村等5个省级贫困村的扶贫领域巡察结果,要求4个乡镇党委就巡察发现的26条问题线索在15天内进行整改。
精准聚焦指向 专常结合提质监督
2017年,衡阳县实现了3414户12206人脱贫,28个省级贫困村“脱帽”,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6.01%下降到2.12%,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日常监督,发现扶贫领域依然存在政策把握不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2018年6月,衡阳县成立扶贫领域“机动式”巡察组,在日常监督的基础上,对全县26个乡镇(园区)、20个行业扶贫责任单位、51个省级贫困村、152个100人以上的面上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专项巡察,重点发现和了解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资金落实、惠农政策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开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巡察组总共5人,队伍虽小,力量却强,既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也有财政、审计的专业人员。通过对扶贫领域日常监督结果的研究分析,每周选定问题反映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1个重点问题开展巡察。”“机动式”巡察组组长刘明亮说。“机动式”巡察是对日常监督成果的再运用、再落实,权宜灵活,精准实效,带着任务去,盯着问题查,对进驻单位快进快出,对发现的问题快移快结,强化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的监督检查。
日前,巡察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已对全县51个省级贫困村、71个100人以上贫困人口面上村的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了督查。
精准发力突破 细查深挖发现问题
“你们村养殖黑猪产业直接帮扶有多少户?委托帮扶有多少户?直接帮扶的奖补标准和委托帮扶的分红标准是不是一样?”在金溪镇聚福村村部,巡察组副组长邹国辉详细询问产业扶贫的情况。听取汇报后,巡察组到贫困户家中实地察看了养猪的情况,核实每户养猪的头数,并对其周边村民进行了走访。随后,巡察组分别到镇农经站和银行调阅该村的扶贫工作专账和扶贫资金走款凭据。
“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点多面广,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我们在巡察的时候,分析贫困村各自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多看、多问、多查,发现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
2018年6月至今,“机动式”巡察组共发现扶贫领域各类问题线索132条。
精准运用成果 持续高压形成震摄
2017年,县财政拨付溪江乡朝日村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村委会将该笔资金投入衡阳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其中2.12万元违规以村委会名义入股分红,今年10月,在“机动式”巡察组刚到该村准备开展巡察时,该村就通过自查自纠,主动退还了股份,并转入村扶贫资金账户,按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性质用于贫困户脱贫。这是该县开展“机动式”巡察,形成震摄的缩影。
巡察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分析,形成一巡一报告。在专题报告列明整改问题清单,移交各乡镇党委限期整改。督促各乡镇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照巡察组反馈意见深刻剖析,做到真反思、真整改、真负责。巡察组对整改情况持续跟踪,不定时开展巡察“回头看”,确保发现的问题件件有说明,桩桩有落实。
“我们与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建立联席机制,实现巡察信息共享,问题线索移交无缝对接,对扶贫领域需立案查处的问题线索,由纪委监委及时问责,及时曝光。”县委巡察办主任阳精华介绍。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既要加强扶贫领域的日常监督检查,也要充分发挥‘机动式’巡察组“游动哨”的作用,形成扶贫领域监督合力。”衡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通过持续开展“机动式”巡察,形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巡察随时在身边,利剑时刻在高悬的震慑新常态,精准发现和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到11月底止,“机动式”巡察组共形成书面巡察工作通报13份,向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6条,向县委组织部移交问题线索22条,向县扶贫办和所属乡镇党委移交问题线索104条。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线索,县纪委立案5起,纪律处分5人,诫勉谈话2人。(衡阳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