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纪检干部夜“入”农家

初冬黑夜,寒气袭人。店门镇石门社区贫困户赵某家响起一阵敲门声。打开门,几名不速之客“闯”进来,亮明身份说明来意后,赵某热情沏上热腾腾的绿茶,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拉开话匣子。
“你家的帮扶责任人是谁?经常上门走访吗?解决了哪些问题……”
“我们家帮扶责任人是陈某某,来过几次,就是申请的帮扶政策还没落实……”
就在上星期,衡山县纪委监委接到群众的一份信访件,反映扶贫干部的作风飘浮和帮扶政策迟迟不到位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启动“廉情夜访”方式下到贫困户家中座谈,详细了解扶贫资金使用、干部工作作风、村民信访情况……
这些都是衡山县对贫困村进行专项暗访督查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衡山县纪委监委对全县26个贫困村和78个贫困人口在80人以上的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40余次明察暗访。县纪委监委成立了领导班子带队的暗访督察组,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让陪同、不让接待、不反馈情况,直接到村组、直接检查现场,还把各级党委(党组)是否落实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作为暗访督查重点,着力发现个别地方和单位脱贫工作当“甩手掌柜”的问题,督查内容不仅有脱贫工作开展情况的“硬指标”,还包括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的“软指标”。
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作风专项督查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扶贫工作中是否存在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及“数字扶贫”等假扶贫、扶假贫问题,是否存在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到岗,不用心做好扶贫工作问题,已发现扶贫工作作风不实、帮扶走过场等40余个具体问题。针对违反脱贫攻坚帮扶要求的不同情况,县纪委监委按照约谈提醒、诫勉谈话、通报召回、立案查处四个档次分别处理。2018年1-11月约谈党员干部11人、诫勉谈话党员干部18人、通报召回驻村工作队员3人、立案查处6人。(衡山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